央廣網南寧2月17日消息(記者許大為)今天上午,廣西、廣東、海南三省區在南寧聯合召開《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向社會介紹了該規劃的有關情況。
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建設發展的19個城市群之一,《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已于今年1月20日獲得國務院批復。北部灣城市群規劃范圍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廣東省湛江市、茂名市、陽江市,海南省?谑、儋州市、東方市、澄邁縣、臨高縣、昌江縣等22座城市,陸域面積11.6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4234公里,還包括相應海域。2015年末,這一區域常住人口4141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6295億元,分別占全國的3.01%和2.25%,
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城鎮化規劃處處長相偉在發布會上表示,北部灣城市群背靠祖國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位于全國“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中沿?v軸最南端,是我國沿海沿邊開放的交匯地區,在我國與東盟開放合作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但無論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比較成熟的城市群相比,還是與成渝、長江中游這些中西部地區相對成型的城市群比,北部灣城市群仍處于培育發展階段,總體體量不夠大,經濟發展水平也還不很高,無論經濟總量還是發展水平都還有很大潛力。深化對該城市群的規劃引導和培育建設非常有必要。
《規劃》提出,北部灣城市群建設要彰顯灣區特色,堅持生態優先,控制開發強度,提升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和開發品質,打造“一灣雙軸、一核兩極”的城市群框架:“一灣”即以北海、湛江、海口等城市為支撐的環北部灣沿海地區,“雙軸”即北欽防和湛茂陽城鎮發展軸,“一核”即以南寧為核心城市,“兩極”即以海口和湛江為中心的兩個增長極。
根據《規劃》,北部灣城市群的總定位是:建設面向東盟、服務“三南”(西南中南華南)、宜居宜業的藍色海灣城市群。到2030年,爭取實現向國家級城市群的戰略性躍升。五個分領域定位是:面向東盟國際大通道的重要樞紐、西南中南華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全國重要綠色產業基地、國家陸海統籌發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