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2月24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劉玉洲)中國平安近日成立教育公益理事會,通過規范化、系統化的管理體系,全力提升農村的教育發展水平,彌合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用教育的力量助力農村脫貧攻堅。
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由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擔任。此外,理事會還在平安金融管理學院設立了“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研究中心”,全面指導、管理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研究、教學、學術交流等工作,并將利用學院的師資、研究、技術及課程資源,提升支教行動的專業性,為農村學校提供專業、優質的教育服務。
“教育好一個貧困的孩子,可以徹底挖掉一個家庭的窮根。”中國平安在長達20余年深耕教育公益領域的經驗中,形成了具有平安特色的教育扶貧方式。22年來,中國平安在全國31個省市共援建了114所平安希望小學,并為學校提供了校舍等基礎設施修繕為重點的百萬維護計劃、網絡電教室搭建、校長老師培訓、希望獎學金、鄉村教師心理培訓、圖書捐贈、凈水設備捐贈等軟硬件結合的公益行動,有效解決了教育資源不均衡、貧困地區兒童上學難的問題,幫助逾30萬偏遠農村的孩子實現了“讀書夢”。
“扶貧必先扶智,教育是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2007年起,考慮到鄉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平安啟動了延續至今的平安支教行動,每年組織近千名志愿者去到希望小學進行音樂、繪畫、體育、英語、文化、心理等課程的志愿支教活動,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養,開拓視野。平安支教啟動十年來,累計超過5000名志愿者加入支教隊伍,志愿服務時間22萬小時,幫助了逾10萬學生。
中國平安教育公益理事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盛瑞生表示,平安持續多年投入于教育公益事業,理事會的成立旨在于把平安的教育公益事業推向更高、更深的層次。今年,平安支教行動將全面升級,圍繞彌合城鄉教育差距的1個核心理念,利用線上和線下2個渠道,通過師資、科技和創新3大戰略,為希望小學提供硬件、技術、組織和獎金4種支持,把平安支教行動做深、做透、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