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3月14日消息(記者桂園)《山東省基層衛生發展“十三五”規劃》近日發布。規劃提出,力爭在2017年底消除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空白點。
規劃顯示,“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點布局將更加合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一些新建城區基層衛生服務網點沒有及時建成,老城區人口密度增加導致原有服務力量不足等問題凸顯出來。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城區、遠郊平原和山區的居民分別步行15分鐘、20分鐘、30分鐘以內可享受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力爭在2017年底消除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空白點;在農村每個鄉鎮辦好1所標準化建設的鄉鎮衛生院;到2020年,城市每個街道辦事處或每3萬-10萬居民辦好1所標準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規劃提出,到2020年,力爭使居民2周患病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達到70%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的比例穩定在70%以上,縣域內30%左右的住院服務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規劃還提出將開展家庭醫生團隊健康管理能力培訓,建立一支適應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需要的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夯實分級診療制度基礎,力爭到2020年實現每個家庭擁有1名合格的家庭醫生。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山東將推出鄉村醫生執業(助理)醫師化助推工程,完善鄉村醫生養老政策和補償機制,增強鄉村醫生崗位吸引力。對鄉村醫生實施訂單定向培養,完善招生錄取、人員管理、財政補助等相關政策。支持在崗鄉村醫生進入高等醫學院校接受醫學學歷教育,提高整體學歷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