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9月18日消息(記者陳慶濱)9月17號至18日,由中共天津市寶坻區委宣傳部、中廣聯對農宣傳工作委員會、天津市寶坻廣播電視臺、天津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聯合舉辦的“北國江南京畿重鎮人文寶地——全國農廣看寶坻集中采訪”活動在天津市寶坻區舉行,來自中央和全國28家媒體共60多位記者,圍繞寶坻區近年來在建設北國江南過程中采取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產業升級、生態保護、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掘等措施深入采訪,展現寶坻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讓更多人了解寶坻、走進寶坻。
寶坻是京東大鼓的發祥地,采訪團首戰便來到京東大鼓藝術館采訪。據介紹,2006年,京東大鼓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6月12日,寶坻區京東大鼓藝術館建成開放。這里逐漸成為展示京東大鼓的傳承、發展和學習、交流的場所,是京東大鼓人尋根朝圣的精神高地。在藝術館內記者看到許多京東大鼓藝術愛好者來到這里與藝術家切磋技藝,許多小朋友也加入學習京東大鼓的行列中,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京東大鼓成為寶坻的一張靚麗名片。除京東大鼓外,寶坻還建設了一批傳統文化傳播陣地,如袁黃(了凡)紀念館、桑梓書院、儒學傳習院、寶坻書畫院、馬家軍相聲藝術創研中心都已經投入使用;30家非遺傳承基地全部投入使用,涵蓋評劇、京東大鼓、剪紙、葫蘆制作等多個門類,傳承基地常年舉辦演出、展示、傳習、培訓活動,很好地帶動了周邊群眾參與傳統文化活動。內蒙古綠野之聲總監張慧表示,“人們說寶坻是福地也是寶地,我們覺得從建筑、文化、人民生活方方面面都也能感受到寶坻的變化。”
寶坻位于京津唐“城市金三角”的幾何中心,地理位置優越。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寶坻區積極對接頂層設計。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正是在這一戰略下,由中關村和寶坻區共同發起成立,產業定位以智能電網、節能環保、醫療器械和新材料的裝配制造環節等四大先導產業為切入點,預計總投資額約1100億元,累計創造稅收約6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1.7萬個,吸引常駐人口5.8萬人,聚集大量高端產業及高精端人才。采訪團通過在這里的采訪,對寶坻區如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實現產業升級轉型等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當前生態環境保護是京津冀區域內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采訪團走進寶坻潮白河濕地公園對寶坻區不斷加強生態建設工作進行了采訪。此外,采訪團還走進九園工業園區、黃莊鎮小辛碼頭村、黃莊鎮李宦莊、鴻騰集團等點位采訪,囊括了寶坻的產業發展、文化建設、生態旅游和現代農業等方面。寶坻即將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通過兩天的集中參觀、采訪,各地廣播媒體將策劃、采寫出一批有深度、影響大、效果好的精品報道,向受眾全面地展示寶坻的發展和變化。中廣聯對農宣傳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樊曉峰表示,“這次全國農廣走進寶坻的活動,對于我們宣傳寶坻,讓更多聽眾認識寶坻是非常有意義的。寶坻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現在正在加快發展的步伐。特別是在農業、旅游業發展得非常好。將來三路高鐵都要在這里匯集,對寶坻將來發展將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北斗三號全球定位系統啟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