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杭州11月7日消息(記者陳瑜艷 通訊員羅堅 沈雁)記者從今天浙江省工商局召開的“雙11”定向監測實務公示會上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2017年“雙11”網絡集中促銷期間網絡市場監管,評估市場風險,警示和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規范網絡市場交易秩序,浙江省工商局開展了2017年“雙11”定向監測,第一批284條違法線索已下發核查。
據介紹,此次“雙11”定向監測主要問題包括:
經營者的身份:重點監測未亮照亮標,偽造或冒用他人身份的情況;
發布的商品信息:重點監測是否發布了國家明令禁止銷售未取得許可擅自銷售的商品;
假冒侵權的線索:重點監測“傍名牌”的商標標識,關注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銷售的同品牌商品;
網絡違法廣告:重點監測使用禁止性內容的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
網絡刷單炒信:重點監測在“雙11”前期突擊增長銷量、大量相同評價和集中銷售低價商品的情況;
“雙11”促銷行為:重點監測虛構降價再促銷、虛構庫存不發貨、相關承諾不履行等行為;
對網絡交易規則:重點監測“雙11”期間的各類網站(網店)活動規則以違法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情況。
浙江省工商局網監分局局長金翔介紹,相為進一步提高定向監測的精準度和靶向性,此次浙江省工商局從天貓、淘寶、蘑菇街、貝貝等全國主要網絡交易平臺上抽取了5000家注冊在浙江的活躍網店作為重點監測樣本。在監測方式上,采取“人機”結合的方式進行。一方面省工商局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歸納分析常見違法行為的特征語義、表達方式、行為習慣等特征,完善搜索策略和規則;另一方面發動全系統執法人員“線上線下”對網店經營情況進行全面監測,對發現違法行為進行篩選和分析判斷。同時,動員活躍買家、消費義工、志愿者、媒體通過開展體驗式消費、抽樣買樣、第三方檢測等方式參與行動。務求形成一批有質量、有影響的監測成果。
目前,浙江省工商局已經通過技術檢測發現了第一批284條違法線索,涉及97家網店,該局已經將批次線索下發屬地監管部門進行核查確認,并在“雙11”期間進行重點監控。在監測結束后,省工商局將對監測結果進行評估,并形成監測分析報告。對發現的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