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4月11日消息(記者唐磊)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為深入貫徹國家教育發展戰略,推動高校與高中協同育人機制創新,促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優化升級,4月10日,“2025年全國重點高校高中協同育人對話交流會”在山東濰坊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200余所高校、高中代表和教育界專家學者300余人參加本次大會。
記者了解到,本次大會以“大中協同育人 共筑教育強國”為主題,圍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大中教育銜接、數智賦能教育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共同推動教育強國建設。
“近年來,山東省多渠道加大教育投入,穩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黨委書記、院長李霞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大會,高校與高中共同研討協同育人新思路、新探索和新實踐,必將對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濰坊歷來是教育大市,也是基礎教育名城,職業教育高地。“濰坊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打造‘各類教育協調、區域優質均衡、體制機制靈活、群眾滿意認可’的良好生態,高質量教育已成為濰坊突出的競爭優勢和亮麗的城市名片。”會上,濰坊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王霞介紹。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在會上作了《從教育強國建設看高考改革深化與完善》的主題報告。
“讓每一位學生在鎮海中學成人成才,這是我們辦學的核心目標。”會上,鎮海中學校長吳國平以鎮海中學為例,分享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經驗和做法;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招生組組長金濤作了題為《中學教育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主旨報告,他表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需要構建多維度評價體系,強化因材施教與個性化發展;南京大學山東招生組組長毛予倩作了題為《AI賦能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南京大學的實踐與探索》的報告;南京市第一中學副校長高磊在《教育變革與學校責任——一所百年學校的守正創新之路》的報告中強調,學校在傳承優秀傳統的同時,必須不斷創新,適應新時代的教育需求。山東省昌樂二中校長張申在《昌樂二中大中協同共育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實踐經驗分享》報告中,介紹了學校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具體做法。
本次大會特設圓桌交流環節,圍繞“聚焦大中銜接之路,共育拔尖創新英才”主題,高校與高中代表展開熱烈討論。與會者就課程貫通、師資共享、人才共育等議題達成多項共識,為未來大中協同育人提供了借鑒。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要成果,全國高校高中“雙高協同育人”聯盟正式成立。聯盟將推動高校與高中在資源協同、課程共建、科研實踐、成果轉化推廣等多領域深度合作,構建貫通式人才培養體系,助力拔尖創新人才成長。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