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來自中國!全球首個GCG/GLP-1雙靶減重藥物獲批上市,下周就能買到

未來中國的GLP-1市場容量究竟有多大?此次獲批的瑪仕度肽的市場表現可以成為一個觀察窗口。

6月2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申報的1類創新藥瑪仕度肽注射液(商品名:信爾美)上市,這是全球首個GCG/GLP-1雙靶減重藥物,也是首個國產GLP-1雙靶點創新藥。據悉,瑪仕度肽下周會在各個銷售渠道上線。

瑪仕度肽獲批上市。

該藥物每周注射一次,適用于在控制飲食和增加體力活動基礎上對成人患者的長期體重控制,初始體重指數(BMI)為:BMI≥28kg/m2(肥胖);或BMI≥24kg/m2(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種體重相關的合并癥(例如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研究結果顯示,該藥物治療20周減重降幅最高可達21%,為現有減重藥物療效最優。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李小英表示,評價一款減重藥效果的維度非常多元,對于中國患者來說,能夠實現10%的減重幅度是基礎。在減重幅度之外,還需要綜合這款藥物的安全性、能否改善肥胖相關合并癥、減重時的減肌比例、未來反彈情況等不同指標。

“中國的肥胖人群有一個特點,比西方人出現肥胖癥狀的年齡要早,同時在BMI較低時,就出現了比西方人更多的并發癥。”信達生物臨床開發高級副總裁錢鐳表示。目前我國約有5億成人患有超重與肥胖癥,在肥胖患者中,有81.8%都是脂肪肝。

這也是瑪仕度肽在早期開發時期就注意到的情況。作為一款GLP-1雙靶點藥物,和目前上市的另一款GLP-1雙靶點藥物替爾泊汰相比,二者在靶點的選擇上有所不同,藥物效果也會有所側重。

瑪仕度肽的另一個靶點是GCG。除了GLP-1帶來的抑制食欲、延緩胃排空的功能外,GCG靶點的特殊之處在于直接的肝臟保護功能,包括減少肝臟脂肪含量,改善炎癥和肝纖維化,提高肝細胞存活率。

再看向十分火熱的GLP-1市場,自從被證實有減重和降糖功效后,GLP-1類藥物一度成為減肥藥中的明星產品,各家藥企爭相入局。“網紅藥物”司美格魯肽就是被廣為人知的典型藥物。

據統計,全球GLP-1藥物大約270款,其中近一半來自中國藥企。被廣泛看好的市場潛能是吸引眾多藥企投身這一賽道的原動力。從2022年起,GLP-1藥物就開始顯露出爆發潛能,2022年的市場規模邁過200億美元門檻,2023年創收近350億美元,2024年更是交出一份超預期成績單,全球市場規模達到518億美元。可以預想的是,2025年這個數字將朝著600億美元進擊。

未來中國的GLP-1市場容量究竟有多大?此次獲批的瑪仕度肽的市場表現可以成為一個觀察窗口。“減肥產品的定價比較高,主要是中高端人群使用,且國產藥品的上市時間晚于外資。此時,市場的認可度就決定了國產GLP-1的未來發展空間。”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表示。

除了此次獲批的適應癥外,瑪仕度肽另外一項降糖適應癥預期也將在不久獲批。

編輯:林馥榆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