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月23日消息(記者唐奇云)“比如汽車車尾部從左到右貫穿式樣的尾燈、用于道路斑馬線上的涂料、能夠隔絕強烈紫外線的飛機舷窗,都是甲基丙烯酸酯產品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下游應用。”5月21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總部面對面”系列采訪走進全球領先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學品生產商——羅姆化學(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姆”)。
2009年,羅姆在上海化學工業區建成投產了甲基丙烯酸酯一體化生產設施,總投資2.5億歐元。目前,該羅姆一體化生產基地占地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內有甲基叔丁基醚工廠、甲基丙烯酸酯工廠、特種單體工廠、聚合物工廠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年產能達10萬噸。
羅姆一體化生產基地(央廣網記者 唐奇云 攝)
20世紀30年代,化學家兼羅姆創始人奧托·羅姆首次以工業化生產的方法,聚合了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發明了這種全新的透明塑料。“羅姆為該產品注冊了商標,取名為‘寶克力’,而這種材料就是我們俗稱的‘亞克力’或‘有機玻璃’。”羅姆甲基丙烯酸樹脂亞洲負責人李德軍介紹道,“我們做過一個統計,大家在中國道路上看到的每4輛車中,就有1輛車的尾燈使用了我們的寶克力材料。”
在李德軍看來,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羅姆趕上了這股東風、并從中獲益。“大家知道,以前的汽車尾燈,只是在車尾的左右兩邊,像兩個小眼睛。而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往往都會在車尾做些比較炫酷的、貫穿式的尾燈設計,這自然對車燈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個汽車對于尾燈材料的質量和使用量,都有了更大的需求,所以我們這塊業務一直保持著大約兩位數的增長。”
李德軍展示寶克力材料(央廣網記者 唐奇云 攝)
2019年,羅姆從前身公司剝離,開始獨立運營,專注于甲基丙烯酸酯一體化業務。近年來,羅姆在上海穩步發展,并持續擴大投資,建設新產線及亞洲技術中心,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上海化學工業區的INNOGREEN園區內,占地1000平方米的羅姆亞洲技術中心配置了分析實驗室、聚合實驗室、配方實驗室、寶克力研發實驗室等。據李德軍介紹,該技術中心從最早的技術服務開始,如今已能夠研發和開發符合本地市場需求的相關產品。
“本地市場需求旺盛,為羅姆提供了極大的增長空間。”李德軍表示,“中國具有制造業最全最完善的產業鏈,我們可以更高效地整合供應鏈,優化成本結構。中國政府鼓勵高端制造業和綠色化工發展,中國市場對高端PMMA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未來幾年,隨著新產線的建成投產,我們的重點將放在加大研發投入,緊跟市場發展趨勢,確保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方面保持領先,推動業務高質量增長。”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