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拂,山林漸綠。4月5日,在山西大同新榮區古長城森林公園,身著橙色防火服的森林消防隊員進行例行巡護。他們腰間別著的對講機不時傳來各卡口的實時匯報,手中的智能終端能隨時調取周邊熱感應監控畫面——這是新榮區構建“立體化防火體系”的日常縮影。
清明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進入關鍵階段。連日來,新榮區各級各部門堅持“預防為主、防滅結合”的工作方針,在“防”上發力,在“嚴”上落實,堅持“點線面”三位一體防控,多管齊下筑牢森林“防火網”,全力守護森林資源安全。
配強隊伍,嚴守“安全線”
一是增加林區巡護力度。進入特險期后,全區森林草原防火累計增加防火巡護人員到2000多人,并在重點林區成立了9個流動巡防隊,全部投入一線防護工作中,有效提升火情預警能力。
二是構建空地立體監控。投資750萬元建成了森林防火監測系統,新建14個視頻監測點,實現了全區九大林區全覆蓋,并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對全區的森林火情信息實時監控,可以及時發現火情并定位。同時,加強技術培訓,最大程度發揮裝備效能,通過無人機晝間執勤的方式,對全區重點林區(古長城森林公園、彌陀山林區、助馬堡林區、房山林區、四家山林區、大西山林區、采涼山森林公園)進行空中巡航監控,真正做到巡防無死角。
精準防控,鎖定“風險點”
一點星星火,可毀萬畝林。為切實織牢“防火網”,新榮區實行區、鄉(鎮)、村三級防火管理機制,切實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一是嚴禁野外用火。大力宣傳省人大《關于禁止野外用火的決定》,及時發布封山禁火令,重點林區實行全面封山,嚴禁一切野外違規用火。對重點人群(智障人員、留守老人及婦女等)明確監護人,一對一落實管護措施,嚴防特殊人群玩火弄火引發森林火災。
二是加強固定檢查力度。進入特險期,在全區重點林區入口處設立了26個固定防火檢查站點,實行“防火碼”掃碼入山制度,強化進山入林人員的管理,切實做到“進山必掃碼,無碼不入山”。同時,要求每個檢查站點安排5人以上值守,配備一定數量的防火機具,作為一個靠前駐防的作戰單元,遇小火滅火,遇大火為后續隊伍爭取時間,形成一個嚴密的網站結合、網站相聯、巡防聯動的防控體系。
三是加強墳盤墳頭管理。從原來與墳主單純簽訂防火責任書優化轉變為主動管理墳頭,采取發公告事先登記的辦法,把墳盤墳頭的管理由被動變主動,將散亂變為有序的管理模式,區委、區政府還以兩辦行文的方式將墳盤墳頭管理辦法制度化,對全區13581個墳頭實行上墳登記管理制度。同時,要求各鄉鎮開展文明祭祀引導活動,降低用火行為,有效減少森林火災隱患。
群防群控,拓寬“宣傳面”
一是嚴格落實行業管理責任、監督責任和經營單位主體責任,扎實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各鄉鎮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研究部署、檢查落實,壓實責任,區、鄉、村、戶層層簽訂《森林草原防火目標責任書》,各鄉鎮與屬地林場分別簽訂了《森林草原防火聯防責任書》。二是實行“四套班子”包鄉、鄉村包片的格局,切實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的森林草原防火網格化管理,將全區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圖文化,形成森林草原防火“布防圖”“作戰圖”,將防火工作落實到林、責任落實到人。三是進入防火特險期后,加強值班調度,區、鄉兩級始終做到領導親自帶班、值班人員堅守工作崗位,實行24小時值班,做到不缺崗、不漏崗,確保信息暢通,上下聯系暢通。
同時,嚴格執行森林草原火情第一時間報告制度,有火報火情、無火報平安。對接到的火點信息,認真迅速核查并及時反饋。一是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化宣傳方式,廣泛普及森林防火知識,讓森林草原防火知識家喻戶曉。二是為提高森林防滅火宣傳覆蓋率,區林業局通過信息平臺向全區群眾發送森林防火短信,提醒廣大人民群眾提高警惕,注意森林防火安全。三是在各村、林區入口、路口張貼《大同市新榮區人民政府禁火通告》1000份,入戶發放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海報3000份,同時各鄉鎮利用卡口檢查點發放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單5000份。
森林防火,重于泰山。新榮區林業局局長趙繼紅表示,將持續繃緊春季森林防火安全弦,持續推進防火力量前置常態化,高標準落實好“包山頭、守路口、盯重點”等工作,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以最嚴密的防控網絡守護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張選)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