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汾水之濱跬步行——趙望進捐贈書畫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主館四層隆重開幕,文化藝術界嘉賓云集。此次展覽不僅是對趙望進先生八十余載藝術生涯的回顧,更是他心系桑梓、慷慨捐贈畢生力作的深情見證。
趙望進捐贈書畫作品展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捐贈儀式上,趙望進先生向山西博物院遞交了捐贈作品清冊,王曉毅院長代表山西博物院向趙望進先生頒發了收藏證書。這一儀式標志著趙望進先生精心創作的84幅書畫作品正式入藏山西博物院,為院藏書畫體系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趙望進先生1940年出生于臨猗縣,成長于汾河之濱,奔騰的汾水滋養了他的藝術生命。他精研篆、隸、楷、行、草諸體,尤以篆、隸見長。其書法植根傳統,在宗法漢隸的基礎上,融匯篆書與行草筆意,創立了厚重樸茂、自成一格的“趙家隸”。他的藝術成就深深扎根于山西豐厚的文化土壤,是三晉文化孕育出的璀璨結晶。
展覽匯聚了趙望進先生不同時期的代表作百余件(組)(主辦方供圖)
本次展覽以趙望進先生“積步成學,寫心弘道,用世為歸”的藝術理念為脈絡,精心劃分為三大單元。第一單元“積步成學”聚焦其書法研習的探索之路,展現其精于臨摹、勇于創新的治學精神。第二單元“寫心弘道”展示其自撰詩聯作品,借筆墨抒發感悟、弘揚理念,彰顯深厚的文學素養。第三單元“用世為歸”則體現其“書以載道”的追求,呈現他服務大眾、回饋社會的藝術實踐。
展覽匯聚了趙望進先生不同時期的代表作百余件(組),其中書法作品80余件,輔以繪畫、篆刻、拓印等。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多幅氣勢恢宏的巨制,如隸書柳宗元《晉問》節選、隸書《晉祠銘并序》等,尺幅多在3米以上。
趙望進先生也深度參與了展覽籌備,不僅親筆題寫了展覽主標題及單元標題,其置于展廳入口處的巨型草書聯《心向善·藝求精》更是先聲奪人。他還特別為本次展覽及山西博物院創作了隸書《題山西博物院》聯與篆書《題山西博物院》聯,以莊重典雅、古樸渾厚的筆墨,深情禮贊三晉文脈,與博物院承載文明薪火的使命高度契合。
展覽現場(主辦方供圖)
“汾水之濱跬步行”,這不僅是趙望進先生藝術人生的生動寫照,更是一位赤子對故鄉最深情的回饋。開幕式后,八十五歲高齡的趙望進先生親自為觀眾進行了導賞研學,從創作者角度深入解讀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與精神意蘊。
山西博物院始終秉持“為了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高度重視現當代藝術品的收藏與保護。未來,山西博物院將對這些藝術瑰寶進行高標準保護、研究,并通過多元展覽、學術研討和文化傳播,讓它們走出庫房,走向大眾,融入生活,使中華文明的精神火炬在新時代永續傳承。
觀眾正拍攝展覽作品(主辦方供圖)
展覽將持續至8月31日。此次展覽,不僅是一場書法藝術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傳承的生動實踐,誠邀您共賞三晉書法大家筆墨背后的藝術擔當。(來源:山西博物院)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