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山西大同市新榮區人大代表傾心為民辦實事,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初心踐行著這樣的承諾,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用真心和赤誠讓“人大代表”璀璨生輝。

情系民生,一顆紅心盡好責

“群眾的事,就是我們的事!”時時刻刻關注每一樁民生事,是新榮區人大常委會和廣大人大代表執著的追求。心系民生、積極行動、落地見效、實現群眾所盼所愿,是他們履職盡責的真實寫照。

群眾的“急難愁盼”在基層、在一線、在身邊。2024年新榮區人大常委會推行人大代表聯絡站“建管用”新機制,進一步完善和拓展人大代表履職平臺,廣大代表積極踐行“開門”收集民意、“敲門”走訪民情、“串門”聯系民心,真正將社情民意的收集處辦“零距離”辦到了群眾家門口。

“為黨委、政府分憂,為人民群眾解難”是人大代表魏官元給自己定下的“規矩”,他一心只想著“把咱群眾的事兒辦好”。他拖著病殘的身體奔波于田間地頭、群眾炕頭,在百姓心中,他可不是什么“官”,他永遠是那個“有麻煩,找老魏”的“人大代表”。一次,在雞窩澗村舉辦“法治+民情”夜校時,他得知村民賈某在做了喉部結節手術后,聲音嘶啞、干澀難受,一年多來身心備受煎熬。魏官元多方了解情況、咨詢權威醫生,最終經鑒定確認了醫院的責任,幫其爭取到了16萬元的賠償。

人大代表楊永所在的上深澗村是個因采煤沉陷的整體搬遷村,村民困擾不少。楊永走家串戶聽民意、問民情,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創新推行“黨員+網格治理模式”,將全村劃分為五個網格,黨員干部包片包戶,解決村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他和村民群策群力,成立了大同市新榮區錦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成了一座占地18畝、年出欄30萬羽的肉雞養殖場,有力地拓寬了集體經濟增收渠道。

在每年的新榮區人民代表大會上,集體票決的民生實事始終讓代表們掛念在心。積極開展集中視察,掌握項目進度,大家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2024年對府西街道路改造工程、旱廁改水廁工程、扶殘助學圓夢工程、口袋公園等民生實事現場核實、認真督促,矢志不渝擦亮人大監督的民生底色,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成色,“這些民生實事關乎每一位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們要一毫不差地落到實處,堅決負責到底!”代表們這樣說。

守正創新,一個陣地服好務

持續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提檔升級,創新人大代表聯絡站點室“建管用”新機制,去年以來,新榮區人大常委會按照有場所、有牌子、有制度、有展示、有承諾、有宣傳、有活動、有檔案“八有”標準建站,不斷鞏固提升軟硬件建設水平,完善人大代表履職平臺。同時,創新“1+7+N”三級聯絡體系建設,搭建區人大代表工委、7個鄉鎮人大代表聯絡站、若干特色人大代表聯絡點和人大代表聯絡室基層微單元,將代表聯絡站功能和點位拓展延伸到人民群眾身邊,讓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心貼得更近了、更緊了。2024年一年,各級人大代表進站335人次,接待群眾593人次,收集群眾提出問題以及建議意見204條,解決相關問題185個。

人大代表賈巖是新榮區醫療集團的一名基層醫生,正是在人大代表日常“四進”活動中,她更多地接觸到了農村老年患者。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聽取他們的心聲,結合我國老齡化社會現狀,她積極推進、參與組建了醫院老年科,一年來接診75歲以上的病人近千例。針對老年科的特點,她全力推行以患者為中心的診療模式,并注重在急性病救治、慢性疾病防治、中長期照護過程中率先開展老年綜合評價,通過全面評估患者的身體機能、精神生理、生活能力、社會能力等,為患者量身制定科學的治療、康復及護理計劃。“雖然困難大、挑戰多,但讓老年人舒服、開心地過好每一天,享受有品質的晚年,就是我們的職責。”

賈巖口中的人大代表日常“四進”活動,是新榮區人大常委會以閉會期間代表小組、編組集體活動為基本形式,探索推出的“站內+站外”“定點+流動”“線上+線下”“定時+隨時”常態化、多形式、全時空履職活動。“固定日”“活動月”“季主題”“全天候”進站點,廣大代表充分聽取和反映群眾呼聲,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將接地氣、冒熱氣的基層聲音轉化為增進民生福祉、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好建議。

村民趙某的兒子在水井旁玩耍時不慎溺亡,精神崩潰的趙某拿著鐵锨要與私挖水井的人拼命。魏官元第一時間得知情況后,9次往返在雙方之間,當日凌晨2時終于調解成功。風高夜黑路難走,自己的摩托車燈又壞了,村民們開著農用三輪車跟在他后面,用車燈照著路護送他安全返回司法所。正是這樣的雙向愛護激勵著老魏在工作崗位上永不停歇,那些看上去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到老魏這里就是事關千家萬戶的大事,“一點都馬虎不得,否則,小糾紛就會釀成大矛盾!”他把每一位群眾的幸福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指著人大代表聯絡站的牌子對群眾說:“這里就是咱百姓的家,有事找代表,這就對了。”

身體力行,一門心思當好職

坐在炕頭上聽群眾嘮嗑、蹲在地頭前傾聽訴求、下到車間里問計于民……在新榮區,人大代表踏著泥土的清香履職、沾著清晨的露水盡責,他們和人民群眾緊緊地貼在一起。扎實開展調研、一線收集民意,解決急難愁盼、化解矛盾糾紛、為民代言盡職……代表們責任感更強了,監督效果更實了,行業示范作用更大了,高質量的議案建議、專項報告更多了。

人大代表李迎春利用自身龍頭企業特色產業優勢,發揮聯農帶農作用,承擔起大同市新榮區古店鎮漁業集中養殖項目,開展培訓、帶動就業,激活了一方經濟。2024年,李迎春將自己的山西博潤苑水產有限公司設立為新榮區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人大代表聯絡點,進一步收集民意,反映民情,做好黨和政府與人民的聯絡橋梁,“用實際行動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助力鄉村振興,奉獻社會,我的人生才更有價值!”

西村鄉新站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因征地補償問題發生嚴重分歧,影響了村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人大代表魏官元主動提出深入村里蹲點化解矛盾,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發動群眾,逐漸形成了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局面。一年后,新站村由一個“爛攤子”變成了全鄉的先進村。在這一榜樣的帶動下,西村鄉黨委、政府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近年來,鄉政府及各村沒有發生一起違法、違約糾紛。西村鄉還喜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

創新工作思路方法,破解基層治理難題,人大代表楊永組織開展“村民責任與義務”宣講,成立“五老工作室”,推動村民自治;主導修訂“村規民約”、開展“星級文明戶”“十佳好媳婦兒”等評選活動,培育文明鄉風;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中,他在市晉劇院老師們的幫助下,開展文化資源調查,挖掘并保護了該村有近200多年瀕危失傳的“塞北秧歌”劇種;打造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組建農民文藝宣傳隊,自編自導自演節目弘揚社會正能量。該村黨支部先后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大同市“文化村”。

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繁榮鄉村文化、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等系列重大課題,新榮區人大常委會積極組織開展專題調研。人大代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上來,推動人大代表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榮篇章中貢獻更多更好的人大力量。(來源:新榮區委宣傳部)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