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生態優越、資源富集。近年來中陽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從以下五個方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激活新興產業新發展,新優勢,新突破。
“推動高質量發展 建設美麗幸福呂梁”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馮帥 攝)
一是激活“產業引擎”,跑出轉型升級加速度,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加速構建多元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煤炭產業新優勢。以能源革命為牽引,大力實施煤炭綠色智能開采,全縣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95%。14座生產礦井中,已有4座完成智能化改造,鑫巖煤礦是全國首批5G+智能化改造示范礦井。推動鋼鐵產業新突破。充分發揮中鋼公司省級特鋼產業鏈“鏈主”優勢,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中鋼20萬噸高速鍍銅焊絲、50萬噸煤礦支護材料、240萬噸石灰石破碎等項目均已投產達效,有力推進鋼鐵行業技術升級、產品優化、綠色轉型。實現新興產業新發展。搶占低空經濟新賽道,加快中陽通用機場建設,探索空中婚禮、空中護林巡查、航空醫療救護等低空應用場景;大力支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發展,新能源裝機容量已達40.3萬千瓦;謀劃布局儲能電站、氫能儲運等項目,以“新質生產力”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二是學習“千萬工程”,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鞏固銜接有力有效!叭U稀焙惋嬎踩珜嵭小熬W格管理+動態排查”,及時發現消除各類隱患,去年全縣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5448元;結合中陽縣民營經濟發展優勢,充分開發公益性崗位,有力帶動了脫貧勞動力就業增收。特優農業增產增效。黑木耳產業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木耳自然災害險和價格險實現全覆蓋,提升耳農抗風險能力,推動“小木耳”做成“大產業”。特別是近期黑木耳菌種搭載我國實踐十九號衛星成功返回,標志著黑木耳航天育種項目邁出關鍵一步。美麗鄉村達標達效。深化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提升鄉村人居環境,打造了陽坡塔、神圪垯等6個省市鄉村旅游重點村。“詩意中國·鄉約呂梁”朗誦音樂會在弓陽新村舉辦,30多位國家級藝術家齊聚中陽,全方面講述呂梁故事、弘揚呂梁精神。
三是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城鄉綜合承載力堅持以人為本,持續推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提標擴面,安全韌性全面提升,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精心打造宜居縣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著力補齊短板,謀劃實施總投資近20億元的市政工程,包括宋家溝片區綜合改造、城市管網更新、雨污分流(二期)、南川河綜合整治等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后城市品質將大幅提升。完善城鄉交通體系。提檔升級縣鄉公路,54個建制村全部達到三級路標準,21個建制村和135個自然村硬化路全覆蓋;“四好”農村路“建養管”經驗入選國家交通運輸部典型案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堅持“三分建、七分管”,深化城鄉環衛一體化改革,實現垃圾收轉運不落地。充分發揮“智慧城管”平臺作用,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打造環境優美、生活美好的高質量生活空間。
四是護佑“綠水青山”,扮靚生態環境高顏值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讓藍天常駐。落實“雙碳”戰略,3戶大型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近三年,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穩定超過81%;綜合污染指數從4.61下降到4.04,全省排名從102名前進到67名。讓碧水長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污水處理廠一期提質增效,二期加快建設,持續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近年來,中陽縣國考南川河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Ⅲ類,2023年平均達到Ⅱ類。讓凈土常在。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9.44%,位居全省第四,是首個經濟林和生態林雙覆蓋縣。持續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防護林和核桃林提質改造,讓生態建設實現增綠、增彩、增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五是辦好“民生實事”,共享改革發展新成果始終把財力優先向民生集中,每年財政支出的八成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持續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改擴建龐家會幼兒園、城南幼兒園、鋼源等一批學校;嚴格落實各項教育政策,投入1700余萬元,全面開展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工作;投入685萬元,實現城區小學“放心午餐”全覆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中高考教學成績始終保持全市第一方陣。用心守護群眾健康。新建人民醫院特邀19個團隊67名省級外聘專家坐診,26項技術項目實現新突破;今年實行“一次掛號管三天”,累計受益13萬人,門診量和住院量同比增長44.3%。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城鄉公交乘坐、有線電視收看全部實現免費;“千萬養怡助老”項目覆蓋全縣88個村(社區)和36個自然村,為4946名老年和鰥寡孤殘特殊人群提供助餐、助潔、助浴等多元化服務。(陳力豪)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