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朔州市始終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作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核心目標,通過強化教育教學管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雙向發力,推動朔州市義務教育質量實現新跨越,形成了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教育發展格局。

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各縣(市、區)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的創新路徑,按照“優質學校+鄉鎮學校”“優質學校+薄弱學校”的結對幫扶思路,構建多種形式的集團化辦學模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與輻射。截至目前,朔州市共建成45所城鄉共同體學校。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加快教育專網和數字校園達標學校的建設步伐,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十四五”期間朔州市投資3717萬元為89所學校購置計算機290臺、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453套,進一步縮小城鄉、校際間的數字鴻溝。積極探索“AI+教育”應用場景,舉辦AI大模型助力智慧教育研討會,分享人工智能技術在辦公、教學評價、個性化學習、課堂改革中的應用案例,累計培訓校長、教師300余人次。

在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方面,朔州市堅持“五育并舉”,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開足開齊體育、科學等非主學科課程,開展科學小實驗、繪畫和舞蹈等興趣課,提升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欲和藝術素養;把勞動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平魯區啟明實驗學校、平魯區第三中學校等學校建成校內勞動實踐基地,通過家務勞動、校園勞動、生產勞動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勞動技能與責任意識;同時,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配齊配強專職心理教師,建成標準化心理咨詢室,常態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心理輔導服務,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記者 劉淑花)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