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4月4日消息(記者陳鏘 實習記者霍嘉怡)4月3日上午,西安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安區域(簡稱西安區域)8周年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陜西自貿試驗區設立八年來,西安區域大力開展差異化、首創性和集成式改革,做優“絲路自貿”、做強“科創自貿”品牌,累計探索形成751項創新案例。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發 王旭東 攝)

聚焦貿易投資便利化、“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重點領域,西安市開展小切口、大縱深改革創新,全面降低投資貿易制度性成本。形成的751項創新案例中,88項創新案例在陜西省復制推廣。

貿易便利化方面,西安區域探索形成了鐵路運輸艙單歸、機坪“直提直裝”、出口貨物區港一體化監管模式和加工貿易云報核系統等10余項在全國首創的創新舉措,有效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出口通關時效降幅達50%。

圍繞全產業鏈開放創新,落地陜西省首個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推出24小時預約通關、境內外保稅維修等創新措施,促進航空、半導體、光伏、檢驗檢測等優勢行業延伸產業鏈,有效銜接國內國際市場。2024年,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進出口總值突破3100億元,占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比重近7成。

記者了解到,西安區域高質量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在全國率先上線中歐班列綜合數字服務平臺、試點“陸路啟運港退稅”政策,投運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推動跨里海班列綜合運輸成本降低10%以上。目前,中歐班列(西安)已開通國際干線18條,集結國內線路26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52條,第五航權航線3條,在全國率先實現中亞“五國七城”通航全覆蓋。

同時,西安區域發起成立全國自貿片區創新聯盟、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自貿試驗區聯盟,推出“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文化出海全鏈條服務模式”等多項跨區域聯動制度創新成果。截至目前,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累計新設經營主體23萬余家,年均增速超60%。

編輯:劉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