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5月14日消息(記者劉昱 實習記者段懿庭)5月13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相關負責人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奮力譜寫美麗中國建設陜西篇章”主題,詳細介紹相關工作情況。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處長柳志清、省大氣環境辦公室副主任李婷玉、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薛旭東、土壤生態環境處處長陳崢出席發布會,宣傳教育處處長葛晗梅主持。
發布會現場 (央廣網發 主辦方提供)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處長柳志清介紹,總體上看,“十四五”時期是陜西省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實、力度之大、成效之明顯都是前所未有的,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為美麗陜西建設積累了經驗。
據介紹,2023年度陜西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實現歷史性突破,首獲國考優秀等次;2024年國考指標穩中有進,整體評價為歷年最好水平。公眾對生態環境改善的滿意度從2020年的89.32%,提升至2024年的91.8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為堅決打好打贏以關中地區為重點的大氣污染治理這場攻堅戰,2023年3月,陜西省委、省政府成立由陜西省委書記、省長擔任組長的省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開展調研培訓、制定專項方案、簽訂責任狀,為期5年的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專項行動在緊鑼密鼓中拉開帷幕。
2024年,西安、渭南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十位,全省10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降幅達11.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減少2.1天。
同時,陜西堅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不斷鞏固提升優良水體,消除黑臭水體。2024年,全省111個國家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96.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水質均保持優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水質穩定。同時,陜西還加強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確保飲水安全。
在凈土保衛戰里,陜西源頭防與重點管協同。嚴格控制重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推進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溯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100%;加強重點建設用地環境準入,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構建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提前完成重點重金屬“十四五”減排任務。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2024年年底,陜西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美麗陜西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 》立足陜西實際,專門設置“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專篇,將秦嶺區域、黃河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等“國之大者”作為美麗陜西建設的重要支撐。同時聚焦關中協同創新、陜北轉型升級、陜南綠色循環,圍繞美麗先行區、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細胞建設,分區域提出美麗陜西建設思路任務,統籌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
“陜西省《實施意見》對各項目標任務進行逐條分解,明確了責任部門和監督考核措施,確保任務落地落實。在目標任務設置上,既貫徹落實了國家《意見》的總體目標要求,又全面銜接了陜西省‘十四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目標任務,統籌考慮了‘十五五’規劃思路及2035年遠景目標等,因地制宜設置了2027年和2035年的目標任務。”會上,柳志清詳細解讀了《實施意見》。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