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6月28日消息(記者周思楊)在炎炎夏日中,一口清甜的西瓜消暑解渴,而一場熱鬧的“西瓜嘉年華”更能讓人甜到心里去。6月27日,由天津農商銀行舉辦的“西瓜嘉年華”為靜海區朝陽街道的社區帶來一片歡聲笑語,在社區廣場上,活動吸引了數百名社區居民參與,吃瓜比賽、親子游戲輪番上演,讓整個社區沉浸在歡聲笑語中。這場活動不僅帶來了夏日的清涼,更讓居民們感受到“津門老字號”銀行打造的“便民生活圈”所帶來的幸福。
社區景象(央廣網發 葛芳冰 攝)
跨界融合:從“金融管家”到“物業社區管家”
在社區里,記者發現天津農商銀行不僅僅只是銀行,而是一個從便民繳費到消費購物、從食堂用餐到養老醫療、從社區托管到文旅農游的“金融服務圈”。該行的數字金融產品“吉祥物業通”從居民的根本需求入手,將金融服務與社區物業場景深度融合,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金融+物業”服務模式,實現了金融服務與生活場景的無縫鏈接。“以前交物業費要跑物業辦公室,現在在手機上就能辦,又方便,又安全!”社區居民王阿姨為此頻頻點贊。
社區景象(央廣網發 葛芳冰 攝)
場景賦能:打造智慧物業新生態
近年來,天津農商銀行發力場景金融建設,以“五篇大文章”為指引,深耕物業場景,在靜海區朝陽街道一社區率先上線智慧物業場景,成為天津市第一個以物業為基礎的“綜合便民生活服務平臺”,居民通過手機不僅可完成物業繳費、投訴建議、鄰里社交等功能,通過數據沉淀還可以為居民提供更精準的用餐托管、購物打折、健康義診、文旅娛樂等生活服務。“我們通過物業服務這一剛需場景,一方面提升物業公司的數字化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為社區居民提供集衣食住行、游購娛醫等多方面的延伸服務,利用銀行具備的行業資源優勢,打通社區與商戶、社區與渠道、社區與需求的三層服務邏輯,將金融服務融入生活場景。”天津農商銀行數字銀行部負責人介紹道。
社區景象(央廣網發 葛芳冰 攝)
多方共贏:撬動社區經濟新藍海
場景的創新不僅方便了社區居民,還帶動了整個社區商業的發展。一方面,使用“吉祥物業通”后物業繳費率有明顯提升,降低了物業公司運營成本;另一方面,通過銀行支付收單業務的統一接入、統一清算和統一宣傳,激活居民社區內消費需求。截至目前,天津農商銀行在靜海區朝陽街道建設的物業商圈已覆蓋周邊4個社區,串聯了社區門診、社區食堂、小兒托管、社區超市、農莊采摘等10余項便民服務,為周邊近4000戶居民帶來了實打實的生活便利。
記者獲悉,為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特別是“數字金融”大文章,天津農商銀行持續加大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除“吉祥物業通”之外,該行還相繼打造了“吉祥財稅通”“吉祥助老通”“吉祥薪管家”等吉祥系列場景金融服務,通過連通工作、生活、養老、文旅、醫療、教育等數字場景,打造服務實體經濟的生態閉環。
據悉,“吉祥物業通社區便民綜合商圈”是天津農商銀行依托全行場景金融“3+N+1”數字生態服務體系,以物業社區為主要流量入口,打造社區便民的生態閉環。從內向外共分為物業社區管理服務、周邊民生生活、天津本地優惠文旅三層。
物業社區管理服務層作為最貼近用戶生活的服務圈,業主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完成物業費繳納、參加社區活動、物業報修等,為居民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的物業互動服務,目前全市已拓展110個物業社區。
周邊民生生活層是“一刻鐘便民商圈的具體體現”,通過打通社區周邊生活、養老、文旅、金融、醫療、教育、公共繳費等服務渠道,針對老百姓日常“衣食住行、游購娛醫”等場景需求,利用“金融網絡+大數據+供應鏈云網”的數字場景矩陣,提供集信息獲取、打折優惠、安全便捷、服務透明于一體的金融交易服務。每個生活圈至少包含公共停車場一處、社區門診一處、社區食堂一處、小兒托管一處、藝術學習班一處、社區超市一處、老年活動中心一處、周邊民生類商戶等。截至目前,靜海已完成朝陽街與團泊鎮2個生活圈的試點建設,并計劃于2025年末完成5個生活圈的建設,2027年建設不少于20個生活圈,完成靜海全域的覆蓋。
天津本地優惠文旅層計劃于2025年7月底開放,將匯總天津本地農旅采摘、旅游景點、薊州民宿、知名餐飲、連鎖藥店等優惠與打折信息,免費提供給居民用戶,目前已對接農旅采摘園10余個,薊州民宿30余家,旅游景點10余個及藥店、餐飲若干商戶。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