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7月4日消息(記者韓雨晨)7月3日,第六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環境部長會在天津舉辦,本次大會主題為“合作促進上合組織成員國綠色、可持續、低排放發展”。
第六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環境部長會在津舉辦(央廣網記者 韓雨晨 攝)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生態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奧舒爾巴耶夫·曼蘇爾·圖爾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哈薩克斯坦及所有上合成員國面臨著相似的生態環境挑戰,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依靠共同努力。“我們著力將中國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成就、經驗融入我們的國家政策體系。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天津在空氣治理、水污染治理和廢棄物管理方面成就顯著,也希望與天津在城市生態、數字環境監測領域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并吸引投資來實施綠色生態資源技術聯合項目。”
白俄羅斯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維克托·加拉諾夫此行重點聚焦污水處理、廢物管理、空氣凈化等領域,并進行探討。同時天津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整潔美麗的市容將現代與傳統完美融合,綠色生態與交通相得益彰,我認為政府為保護生態環境付出了巨大努力。”
會上,與會各方簽署了《第六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環境部長會聯合聲明》,通過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加強可持續發展合作的倡議》,持續推動國際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聯合聲明表示,當前,全球生態環境議程面臨嚴峻考驗,各方將以2025年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年為契機,攜手推進環保經驗與最佳實踐交流,致力于保障可持續發展,加速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關環境目標。
當天通過的這份倡議強調可持續、低排放發展是上合組織合作基本目標之一,倡導上合組織成員國參與并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在發展和應用循環經濟、節能、低排放等環保科學技術領域擴大合作,支持“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實施倡議,加強“全球南方”能力建設與科技合作,攜手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并提出加強努力并擴大合作以應對污染問題,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等。
上合組織秘書處副秘書長詹內什·凱恩認為本次會議通過的兩份重要文件將促進上合組織各方合作,不僅有助于各方攜手應對環境挑戰,更將對全球綠色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他也對中國在污染防治、空氣質量改善、植樹造林、荒漠化防治等方面的成就表示贊賞。“中國作為幅員遼闊的人口大國,盡管規模龐大,但仍為國內外生態環境改善作出重要貢獻,這些經驗對所有成員國都具有借鑒價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