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7月11日消息(記者韓雨晨 實習記者何福榮)記者從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獲悉,日前,天津地鐵4號線北段(小街站-西站站)開通初期運營。該線路的開通,標志著天津地鐵“聯網成片、樞紐連通”的交通格局邁出了關鍵一步,軌道線網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

本次開通線路全長19.85公里,是縱貫津門北部的地下動脈,北起北辰區小街,南至紅橋區天津西站,設16座地下車站,是完善北部城區軌交骨干網絡的重要線路。該線路共設置小街站、郎園站、柴樓站、雙街站、西趙莊站、延吉道站、北倉站、果園南道站、南倉站、天穆站、柳灘站、白廟站、北洋橋站、西沽公園站、同城商務區西于莊站、西站站。其中,西站站可實現與天津地鐵1號線、6號線同站換乘。

西沽公園站的站內景象(央廣網記者 韓雨晨 攝)

作為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工程,也是2025年天津市的“民心工程”之一,天津市交通運輸委軌道交通處處長楊亮在開通首日表示,4號線北段的通車是踐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線路打造“一站一景”,讓乘客在出行中感受歷史文化底蘊,全力打造文化長廊線;項目建設過程中因貫穿復雜地質層,多項科技創新技術亮點榮獲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運營中更引入人臉識別、無障礙通道等先進技術,科技創新線特色更加凸顯;而母嬰室的設置、21處公交與地鐵接駁的站點和線路改造以及14座周邊口袋公園的規劃,則讓服務貼心線的定位落到實處。“線路開通后,天津市地鐵運營里程達到343公里。”楊亮補充道,“它將更好滿足京津冀商務人士的出行需求,能充分覆蓋周末出行、出差及游玩時段,未來也將更緊密聯通京津冀出行人員。目前我們也在開展客流提升相關工作,預計客流將有進一步增長。”

天津地鐵4號線北段工程依北運河而建,深度挖掘運河文化脈絡,以時間為軸線,將線路劃分為近代、現代、未來三大主題區段,打造了一條集文化傳承、藝術展示與城市功能于一體的特色地鐵線路。其中,近代區段的重點站為西沽公園站,以河北工業大學為創作背景,采用工業風格進行裝修,讓乘客在乘車過程中感受天津近代工業發展的鏗鏘步伐;現代區段的重點站為南倉站,以時空隧道為裝修風格,充滿現代氣質,讓乘客仿佛穿梭于時間長廊,領略現代天津的蓬勃生機;未來區段的重點站為雙街站,借助光電技術及灰白色調,勾勒出對未來的暢想,寓意著城市向未來邁進的無限可能,為乘客帶來沉浸式的未來體驗。

“西沽公園站、南倉站、雙街站這三個站特別讓人印象深刻。同時車廂內明亮通透,每個車廂都有USB接口,車站里的無障礙設施也很完善,特別人性化。”體驗完全程的河北工業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學生賈占磊對此深有感觸,作為在校學生,他更切實感受到出行的便利,“從學校出發5分鐘內就能到地鐵站,比以前騎車或坐公交方便太多了。”

乘客乘坐4號線北段出行(央廣網發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供圖)

據了解,天津地鐵4號線北段采用B型不銹鋼電客車,融合新生代簡約設計理念,外觀時尚優雅。車輛廣泛使用低碳環保結構與內飾材料,并配備多種智能化檢測與運維系統,突出“時尚、智能、低碳”的核心優勢。該線路將為北運河經濟帶注入新活力,加速城市主、副中心聯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軌道新紐帶。

在服務提升方面,據中鐵投資集團交通運營有限公司客運管理中心副經理盛博龍介紹,4號線北段延續了4號線南段特色,即天津首條全線設置母嬰室的線路,北段16座車站均配備母嬰室及殘位,同時所有車站出入口設置輪椅坡道和行李坡道,站內安全點設有孕婦手舉牌及快速通道,客戶中心也專門設置低平臺窗口,全方位服務特殊乘客。“為了提升舒適度,開通前我們每天調整新風模式,時刻監測并調試溫度,通過變頻空調調整,實現站內環境溫度與列車內溫度完全匹配,讓乘客感受不到溫差。”

編輯:周思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