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開展以來,西藏的醫療水平、民生福祉得到巨大改善。2024年8月,在第十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的賡續接力下,全區醫療衛生行業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高原醫學研究等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幫”“帶”并舉

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

近日,昌都市人民醫院的手術間內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西藏首例腎動脈交感神經消融術(RDN)圓滿完成,終結了患者20年的“頑固高血壓”。該患者高血壓病史20年,于近期出現高血壓腎損害、高血壓性心臟病等靶器官損害,交感興奮高,具備腎動脈交感神經消融指征。在援藏專家、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向睿的帶領下,整個手術過程高效有序,僅僅耗時1.5小時,手術先經股動脈穿刺進行,經指引導管將多電極射頻消融導管送抵腎動脈,術中共消融雙腎主干及分支動脈的52個靶點,對腎動脈進行了全面、完整的消融。消融后,腎動脈未出現夾層等并發癥,手術獲得圓滿成功。

據了解,第十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以來,384名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及柔性支援團隊,幫帶286個本地醫療團隊,培養了658名本地醫務人員。在支援專家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共推廣和開展新業務新技術473項,“打包移植”先進經驗242個,實現了400多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000多種中病不出地市、常見的小病不出縣區就能得到有效救治。

同時,我區充分發揮“1+7”醫院的區域輻射優勢,充分利用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政策,不斷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自2021年將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受援范圍拓展至13家重點縣人民醫院后,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重點加強13個縣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截至目前,援藏醫療專家已培訓幫帶115個醫療團隊、237名本地醫務人員,培養本院醫療骨干190名。13家縣醫院門急診量達到68.24萬人次,住院量達到2.54萬人次,三四級手術1229人次,微創手術783人次,危重癥搶救成功率達到94.06%。部分縣已可以實施開顱、髖關節置換、腰椎脊椎等難度較大、風險較高的手術,縣級醫院診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創”“建”提升

醫療服務更加優質

自治區人民醫院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多年來持續不斷地加強和規范建設與管理,切實有效地降低了危重孕產婦死亡率。該中心擁有專業的救治團隊,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專業知識。病種收治涵蓋妊娠合并肺動脈高壓、妊娠合并心衰、兇險性前置胎盤伴植入等多種復雜病種。通過綜合醫院的專業能力優勢,開展MDT多學科會診等,有效提升了對疑難危重癥孕產婦的救治能力,為危重孕產婦的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過去一年里,該中心加強業務學習,提高醫護人員的救治能力;舉辦各種學術活動,提升對疑難危重癥患者的救治能力;增設了遺傳咨詢?崎T診和生殖健康與不孕癥門診,為更多的孕產婦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服務。

自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以來,全區醫療綜合水平持續提升。深入推進“1+7+13”醫院建設,扎實開展“1+7”醫院“三甲”復評審工作。目前,自治區人民醫院、拉薩市、日喀則市、林芝市、昌都市人民醫院已通過“三甲”復評,阿里地區人民醫院正積極爭創“三甲”綜合醫院。

“1+7”醫院以“五個中心”建設為抓手,不斷完善急救急診工作機制,保障“五個中心”功能、醫療質量和多學科診療成效。目前“1+7”醫院創成“五個中心”36個,其中國家級19個、自治區級8個、地市級9個。自治區人民醫院及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林芝市人民醫院、山南市人民醫院、昌都市人民醫院、那曲市人民醫院全部創建完成。阿里地區人民醫院預計今年年底完成“五個中心”創建工作。

“以院包科”

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我區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還將持續優化“1+7”醫院“以院包科”等工作!耙栽喊啤笔轻t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將根據每家醫院的實際情況,更新“院包科”關系,將新建立的、老百姓就診需求大的科室納入到“院包科”關系中,借助組團式援藏的力量,持續提升診療水平。

同時,2025-2027年被確定為“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目前,拉薩、日喀則、林芝市人民醫院有單獨的精神心理科,部分醫院神經內科開展了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相關工作,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將積極推動“1+7”醫院單獨成立精神心理科,并將其納入“院包科”機制,整體提升西藏地區的精神衛生服務水平。

此外,還將加強13家縣人民醫院“以市包縣”“以院包科”機制,全力建設縣域醫療中心。13家縣醫院以等級醫院創建為抓手,充分發揮好“以市包縣”作用,將先進的管理理念、精湛的醫療技術,通過“師帶徒”“院包科”等形式在雪域高原開花結果。積極主動與對口支援醫院對接,明確重點發展科室,有計劃、有目標地推動醫院整體向前。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不僅提升了西藏地區的醫療水平,更讓當地百姓切實享受到了健康福利。下一步,我區將在持續培養當地醫療衛生人才的基礎上,不斷總結衛生援藏成果和經驗,持續深入推進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為全區各族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記者 芮怡星)

編輯:王文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