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楚雄12月9日消息(記者 趙貝貝)近年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雨露鄉立足自然資源稟賦,牢牢錨定“生態立鄉、文旅興鄉”的總目標,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的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走進白家小院,熱氣騰騰的柴火雞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被一“掃”而空。這家坐落在南華縣雨露鄉花樹大村的農家小院,2024年8月搖身一變成了民宿。老板娘楊曉麗算了一筆賬,“外出打工一年,照顧不到家里不算,吃吃喝喝一年下來也就能存1萬多元錢,但開民宿不一樣,房子是自己的,工作就在家里,僅8月到12月,就凈掙了7萬多元!睏顣喳愓f道。
雨露鄉的民宿小樓(央廣網發 南華縣委宣傳部供圖)
農文旅融合,“融”的是農業、農村和農民,“興”的是文化、生態和產業。南華縣雨露白族鄉正是抓住了這一重點,堅持文旅結合引流,找準“節慶引流密碼”,深度挖掘節慶文化內涵,舉辦了正月初八燈會、中華民族一家親·雨露白族鄉白族火把節、“菌窩子”開山儀式、摸魚狂歡節等系列節慶活動,充分釋放“節慶經濟”新活力。風華雨露景區2024年收入較2023年同期增長32.58%,累計接待游客人數約25萬人次,全鄉實現旅游收入265萬元。正月初八燈會當日涌入游客5萬多人次,創歷史新高,轄區內酒店、民宿接客量近2萬人次,較2023年翻了一番。
和楊小麗有一樣想法的還有灑披武村委會的李從富,2024年他辭去了外省務工的工作回到老家灑披武村委會。整個夏天雨季,他就干一個職業,給進入灑披武村委會“菌窩子”找菌子的游客作向導。憑借著從小上山撿菌的經驗和這幾年雨露鄉黨委政府不計其數的野生菌科普,李從富已經能辨認出一百多種以上的野生菌了,一個季節下來,他就依靠當向導掙了2萬元,被村里人戲稱為“導菌人”。2024年雨露鄉積極探索菌旅結合,對風華雨露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提檔升級,建成全州最大的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的沙生植物研學基地,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推出識菌、采菌、吃菌的“菌窩子”沉浸式尋菌之旅精品線路3條,帶動雨露新增餐飲業3家、民宿2家,讓景區群眾成為帶領游客入山找菌的新菌農。
“菌窩子”找菌子體驗(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乘著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好風,雨露鄉與南華縣綠耳蟻巢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強強聯手,以羅文村為試點探索經營盤活“一座山”模式,共同推出“想在雨露有個窩”的雞樅窩認養旅游產品,產品上市后銷售火爆,反響良好。目前雞樅窩認養200窩,覆蓋昆明、上海等多個地區,羅文雞樅基地也成為“產、學、研”的首選之地,2024年羅文村集體經濟也首次超過了30萬元,徹底解決了村集體經濟無產業支撐的難題。
灑披武村委會“菌窩子”(央廣網發 南華縣委宣傳部)
如今的雨露鄉,在風華雨露AAA旅游景區頭部效應下以“春賞菜花夏找菌、秋聞菊香冬摘果”為思路,全鄉發展種植3200多畝油菜、500畝萬壽菊,吸引游客打卡“花樣雨露”3.6萬余人次。依托臍橙、軟籽石榴、楊梅等林果園,壯大果園采摘體驗游,吸引冬春季游客1.2萬余人次,南瓜、萬壽菊、豌豆等農產品成為旅游市場“新貴”,2024年農產品在景區銷量達180多萬元,風華雨露也讓農文旅融出鄉村百業興旺。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