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2014中國鄉村之聲 > 滾動新聞

          央廣網

          “主菜”如何變“主糧”

          2015-06-11 11:04:00 來源:人民日報

            種植——

            已建立三級繁育體系,仍缺乏適合主糧化的優質種薯

            4月28日,寧夏馬鈴薯主糧化綜合展覽展示宣傳月活動在銀川啟動。展示現場,市民們品嘗著薯餅、薯片等數十種馬鈴薯制品,贊不絕口。本次活動共推出馬鈴薯主糧化加工產品及主食化菜品37大類、適宜栽培品種21個。

            “讓馬鈴薯成為主糧,不管是變成餐桌上的饅頭、面條,還是變成國家糧庫里的儲備糧、戰備糧,都需要馬鈴薯先‘變身’成為全粉。只有將適合加工的品種加工成馬鈴薯全粉,才是主糧化的核心。” 寧夏農牧廳馬鈴薯產業專家組首席專家亢建斌介紹:“并不是所有的馬鈴薯品種都能用于全粉加工。寧夏近年來在馬鈴薯品種推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應用了莊薯3號、隴薯3號、青薯168、青薯9號等近20個品種,馬鈴薯品種結構得到了一定調整。”

            通過項目扶持,目前寧夏已建成較完備的馬鈴薯三級繁育體系,有6家馬鈴薯脫毒快繁中心,原種產能達到1.5億粒,實際生產量在8000萬粒左右。

            然而,由于多年的投資大多集中在原種繁育環節,而對原種、一級種繁育環節的基地建設、標準化生產和質量控制缺乏必要的重視,導致用于商品薯生產的脫毒種薯質次價高,如今在生產種植環節上優質種薯的覆蓋率只有55%左右。

            “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仍主要是鮮食菜用型和淀粉加工型品種,缺乏加工專用型品種和早熟菜用型品種,難以滿足生產和主糧化加工要求。”專家透露。

            亢建斌建議,“要按照市場引導產品、以產品倒逼育種目標的理念,因地制宜篩選適應不同生態區域種植的馬鈴薯主導品種,特別要加大抗旱高淀粉、高干物質含量的品種引進示范,推進馬鈴薯脫毒化生產,鞏固建設種薯生產基地,大力發展商品薯標準種植基地。”

            另一方面,馬鈴薯全粉的深加工企業,同樣需要升級提速。“當前,馬鈴薯精、深加工技術與工藝缺乏,特色主食產品開發和快餐食品開發研究相對滯后,這使得馬鈴薯產業從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也受到極大限制。”自治區農牧廳種植業管理局局長康波說。

          編輯:孔明

          關鍵詞:馬鈴薯全粉;面薄;黑色膜;旱作節水技術;興唐

          說兩句

          相關閱讀

          馬鈴薯主食化再下一城:馬鈴薯饅頭在北京上市

          2015-06-02 15:40:00

          北大教授馬冠生:合理食用馬鈴薯平衡膳食營養

          2015-05-20 11:15:00

          農科院專家張泓的“土豆故事”:馬鈴薯變身記

          2015-01-28 09:58: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

          點擊排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807188 新聞熱線: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 0102002 京ICP備0506576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介紹 | 央廣網介紹
          国产毛片成人AV高清_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免费一级aα无码看片_国产无套粉嫩流白浆不卡

                  日本七七中文字幕 | 亚洲乱码AⅤ日本电影 | 曰本A∨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日本欧洲欧美视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 | 午夜色福利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