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

          山高水長是為新安 探尋千年新安文化的基因和密碼

          2018-08-06 14:47:00來源:浙江在線
            一
            山高水長,是為新安。
            一脈清泉,出山澗,過急灘,入新安,匯錢塘,浩浩蕩蕩奔東海。
            蜿蜒如帶的新安江,流淌千年,靈動了山水,沉淀了風(fēng)骨,滋養(yǎng)了新安郡的鄉(xiāng)民,孕育了獨特的新安文化,一如新安大地山的俊朗,水的溫潤。
            何為新安?新安何在?綿延千年的新安文化之光,又是如何照亮了古人、啟迪了今人?
            我們試圖去尋找。尋找一片瓦一座碑塵封千年后的驚艷時光,尋找程元譚、商輅們在歷史時空中走過的痕跡,尋找一本醫(yī)典一卷茶經(jīng)沉浮千年后散發(fā)的幽香,以這種幽香化墨香——
            它們就在悠悠江水中。滴水成江,匯流成海,匯成文化之江,從遠(yuǎn)古奔流到今,朵朵浪花,躍動出文化浙江的活力因子,閃耀著文化自信的亮眼光芒。
            它們就在每個人的心中。“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qiáng)民族強(qiáng)。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以文化人,一如以水潤物,綿長深厚。
            今日起,我們將陸續(xù)推出50個篇章的報道,只為尋找藏在這片山水間的文化基因和密碼,只為給新安一張更為清晰的面孔,集古益今。
            千年新安,潮涌錢塘。
            一脈而長,生生不息。
            一條江悠悠而來,出山入林,繞水跌瀑,綿延700里。
            從黃山山腳到嚴(yán)子陵釣臺,貫浙皖兩省,經(jīng)休寧、淳安、建德多地,匯合蘭江而往——帶著古嚴(yán)州的肅穆,桐君山的藥味,還有富春山居的恬靜,涌入錢塘,奔向杭州灣。
            她,就是新安江。
            水塞民困,江疏地豐。說是一條江,其實她是江畔山民活或不活的主宰。
            程元譚可能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在任上發(fā)動了新安江第一次大規(guī)模河道疏浚和水利興修,“……平,則為田;坡,則屯旱(地),墾數(shù)百頃……”
            這一次的疏浚,引子卻是一場災(zāi)荒。
            公元320年,程元譚76歲,他是新安郡的持節(jié)太守——這個職務(wù)擁有在戰(zhàn)時斬殺二千石以下官員的權(quán)力。一個古稀太守可能更明白生死的意義。甫一上任,他認(rèn)為比較重要的事是給皇上寫封信:這一年大災(zāi),上萬山民去無可去。
            最后,2000石糧食在程元譚的主張下開倉,災(zāi)民無糴而炊。
            每次分糧,程元譚必然親臨,每次親臨也必然想起4年前的那一場比災(zāi)荒更加可怕的場景。
            316年,程元譚只身走出廣平郡(今邯鄲雞澤縣),歷經(jīng)“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后,這里保無可保。作為太守,他一面感慨逃難民眾的神色倉惶:雇的馬車、拉的獨輪,還有布鞋、草鞋、光腳;另一面他祈禱留在城里親眷們的平安,念一句,走一步。“偌大一個郡是怎么失去的?”
            一步比一步艱難,將近1700里,他棄家徒步走到南京。
            精神有些恍惚了,程元譚從回憶中醒過神來,看到兵士們還在發(fā)放糧食。2000石,大概是24萬斤,他心算過無數(shù)次,這些糧食夠治下所有民眾活一個月。
            新安郡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太守(之前317年被降職任用的周嵩并未赴任,再之前無可考),就這樣用2000石護(hù)住了新安的人脈,然后才有了慧朗、方干、邵煥,有了詹骙、錢時、方定、胡當(dāng)然……
            二
            新安江,更早的記錄可以回到公元280年——這一年“新安郡”治郡新安山,也意味著新安江有了一個被世人許可的身份,“新安文化”就此發(fā)端。
            當(dāng)然,疏浚河道的程元譚僅僅是新安江邊的一個孩子。浩浩蕩蕩1800余年,新安江帶著亙古氣息流出休寧,停在淳安,滑向富春、錢塘,和大海——山水、人文、詩歌沿江而畫;風(fēng)土人情、宗祠族脈逐水而續(xù);文風(fēng)、民風(fēng)也和江水的霧氣化為一體,飄逸洋灑。這是一幅有關(guān)新安江的不老的畫面:李時珍正在記錄淳茱萸;陳碩真已跨過新安江發(fā)兵婺州;詹骙搭車載書正出方塘,壓古道,過郡府,沿江而下到了都城杭州。還有朱木,還有謝良琦……
            這些片段都是符號,符號催生文字構(gòu)建,最終演繹成瑰麗的文化大殿。
            殿內(nèi)至少站有一個人——他就是明代“西陵漪子”。他非常了解新安江,所以他一輩子幾乎只做了一件事:編《天下路程圖引》——這部書的首卷就收錄了新安江《水程捷要歌》。僑寓蘇州的歙縣大阜人潘鐘瑞,光緒年間返鄉(xiāng)后作《歙行日記》:“蓋自嚴(yán)州逕達(dá)新安曰直港,自金、衢而至新安曰橫港,皆從嚴(yán)州分路……”
            這就是新安江,幾百年前古人的眼里,它已經(jīng)是徽州社會和沿岸關(guān)隘的生命線,它在萬山之中,“水無不怒石,山有欲飛峰”。
            盡管每一次水道來往都是一次冒險,但依然有眾多趕考落榜者轉(zhuǎn)文從商:徽州當(dāng)?shù)氐耐廉a(chǎn)東下浙西,江浙一帶的日用品經(jīng)江入徽。“險過而泰生”,敗者客居他鄉(xiāng);順者,最后贏了家業(yè)成了大賈。
            飛湍急流的新安江,千百年來送走了多少人外出務(wù)商?迎來了多少人返鄉(xiāng)省親?又有多少人飽讀經(jīng)史子集而去、門庭光耀而回?
            不用糾結(jié),一出一入之間,一條新安江亙古不變地連通了浙皖兩省,勾連了各地文化——以現(xiàn)在的淳安縣為中心,向外輻射至安徽祁門、黟縣、休寧、黃山、歙縣、績溪,浙江的開化北部、建德西部,同時還集地域之合力,綿延影響中華大地。
            三
            700里大江,1800年置郡。悠悠年歲,還有誰?
            還是離不開新安江,皇甫湜已經(jīng)在江邊站了好久。他10歲始游歷,數(shù)次順江而下、逆江而回。一直到32歲,他官拜殿中侍御史內(nèi)供奉(糾察百官失儀)。水邊長大的人,太清廉剛正,他不適合做官:唐憲宗主考時他“直言極諫”同平章事(宰相)李吉甫,遭讒;唐文宗大和間,他依舊不受拘束,酒后失言犯觸同僚;待到左遷洛陽時情況更加糟糕,已經(jīng)“門前沒車跡,煙囪不冒煙”。
            皇甫湜為政默默,從文卻驚世駭俗——他終于覺得只有山水和詩文才是正途。他和韓愈一道推動古文運動,著《皇甫持正集》六卷。唐代詩人李賀非常佩服,甚至以詩謁師;白居易聽聞皇甫湜離世,悲書《哭皇甫七郎中湜》。
            再一個眼淚哭成江水的人是朱熹,300年后。
            朱熹悲慟,百里吊喪,哭寫祭文。被祭者是遂安郭村人詹儀之。
            詹儀之在1150年考中進(jìn)士,曾任吏部侍郎,后棄官回鄉(xiāng)執(zhí)教,修書院改學(xué)風(fēng),與朱熹成為好友——“格物致知”是討論最多的話題。朱熹第二次來講學(xué)時,兩人閑步瀛山,千古絕唱《詠方塘》興至而生。幾年后,詹儀之逝世。朱熹大悲,赴瀛山,作《祭詹侍郎文》。這個習(xí)慣稱自己為“新安朱熹”的男人,之后再也沒有回過瀛山,自然離新安江也就遠(yuǎn)了。
            皇甫湜、詹儀之等人的新安思想持續(xù)地影響了后世數(shù)百年。代代傳承、發(fā)揚(yáng)的結(jié)果是——僅詹氏一族,在兩宋時期就先后出了1個狀元、23個進(jìn)士——這些進(jìn)士又影響了多少人?又給多少進(jìn)士贈了書、領(lǐng)了路?
            答案不可知,知道的是到這個時候,新安文化已經(jīng)在淳遂大地開花結(jié)果,達(dá)至高峰。
            四
            內(nèi)部有水路和小谷地相連,交流便利;外部有大山阻隔,交通極其不便。正是這種內(nèi)放外緊的環(huán)境使得新安文化的模式獨一無二。新安理學(xué)、新安建筑、新安畫派、新安古道、新安手工藝、新安語言、新安宗族制度、新安飲食文化等成就既“特立獨行”又兼而吸收吳越文化和徽文化。這種形式發(fā)生于西晉,發(fā)展于唐宋,巔峰于明清。
            我們這代人可知的新安江大變動發(fā)生在1959年。這一年筑江成壩,獅賀古城淹入水底,舊埠古渡還有那些曾發(fā)生的人間紛繁、情長意切永遠(yuǎn)躺在了湖底——新安江之后變成了一個大家更加知道的名字——千島湖。
            千島湖的根在“新安”,“新安”安好?
            不去考校原因,事實是部分核心文化載體正在消失和被破壞,部分知故識古的老人正在離去——再往后推演五年、十年、二十年,有理由發(fā)問,目前在農(nóng)村還能看到的比如新安建筑,比如族譜、古道、理學(xué)史料、醫(yī)藥典籍、茶經(jīng)書籍等是不是會慢慢消失……
            于是,就有了理由——我們這一代,需要做點什么,哪怕只能護(hù)住一磚一瓦、一筆一紙。只有先護(hù)住,才可能被傳承,而每一次傳承都可能是一次文化救贖。肯定新安文化的唯一,也直面?zhèn)鞒械姆αΓ灰拦哦拢袑⑾ν臁@,正是我們要和淳安當(dāng)?shù)赝七M(jìn)新安文化宣傳的最原始動力。
            “新安”在何處,可能在錢塘的水系里,在文化浙江的影子里;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水下;可能在古道石縫里,也可能在典籍的夾頁中。
            反正,它,不能只在我們的心里。
            新安紀(jì)事
            公元208年,孫權(quán)派遣威武中郎將賀齊平黟、歙,建始新縣(原淳安建縣之始)、新定縣(遂安建縣之始)。
            同時,設(shè)新都郡,立郡治于始新縣,賀齊為第一任太守。后來淳安人建廟祭祀他,奉為“賀老爺”。
            209年,賀齊筑賀城,郡治遷入。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新都郡為新安郡——“新安”首次作為郡名出現(xiàn);改新定縣為遂安縣。
            417年(東晉),兵部尚書洪紹從京口遷至遂安縣木連村。這個人,是大名鼎鼎的陶淵明的姑父。他死后,陶淵明撰寫墓志銘。
            唐武德四年(621年),遂安縣治從木連村溪北遷至五獅山南麓,即“獅城”,這就是現(xiàn)在的千島湖水下古城。
            淳安最古老的樹在威坪,已有1367年,當(dāng)?shù)厝朔Q作銀杏王。
            1958年10月28日,遂安縣撤銷建制,與淳安縣合并。
            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截流,水庫正式蓄水。1984年,千島湖被確定為新安江水庫風(fēng)景區(qū)名。
            唐天寶八年(749年),遂安縣南70里的洪銅山置場采銅。
            1979年,這里發(fā)現(xiàn)了有關(guān)采礦的唐代摩崖題記。
            唐永貞元年(805年),鳩坑頂谷坪之茶選為貢品。
            唐元和元年(806年),皇甫湜考取進(jìn)士。他師從韓愈,與白居易、李賀等相交甚厚,彼此詩歌唱和。皇甫湜去世后,白居易悲書《哭皇甫七郎中湜》。
            明正統(tǒng)十年(1445年),商輅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元”及第。歷英宗、代宗、憲宗三朝,時稱“三元宰相”、“三朝元老”。
            明正德八年(1513年),遂安知縣容九霄倡筑獅城城墻,有城門五個。1574年,重修的獅城城墻竣工,先后有4.25萬名民工參與修建。
            南宋時,遂安進(jìn)士詹儀之官至吏部侍郎。乾道七年(1171年)、九年,儀之兩次邀朱熹到遂安瀛山書院講學(xué)。1189年,朱熹再至瀛山書院論學(xué)。瀛山下有半畝方塘,“惟有源頭活水來”就詠于此。
            近400年后,遂安知縣周恪重建瀛山書院竣工。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五月,海瑞任淳安知縣,1562年離任。后來海瑞上著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觸怒嘉靖皇帝,被廷杖下獄,病危瀕死,幸得淳安人徐廷綬不避牽累,調(diào)藥端湯,海瑞才救回一命。
            1592年,賀城建海瑞祠,3年后改筑于南山麓。
            1911年,遂安浪川人王文典響應(yīng)辛亥革命,組織“商家義勇敢死隊”,自任第一隊長,攻打南京。他曾兩次陪同孫中山巡行江浙。民國初年曾任全國商會聯(lián)合會副會長、全國國貨提倡總會會長。(記者 鮑亞飛)
          編輯: 傅煒如

          山高水長是為新安 探尋千年新安文化的基因和密碼

          山高水長,是為新安。一脈清泉,出山澗,過急灘,入新安,匯錢塘,浩浩蕩蕩奔東海。

          關(guān)閉
          国产毛片成人AV高清_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免费一级aα无码看片_国产无套粉嫩流白浆不卡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韩无线码 | 中文AV免费在线 | 亚洲аv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高清 | 三个少妇的按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