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教育廳官網公布了省內2016級由獨立學院轉入本部的485位大學生名單,他們來自18所浙江高校創辦的獨立學院。
浙江省的獨立學院是由浙江高校創辦的二級學院,最早的一所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目前,浙江高校創辦的獨立學院共有20所,再加上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兩所省外高校創辦的獨立學院,一共有22所。
去年新高考第一年,曾有不少學生把獨立學院和本部搞混,出現過646分的高分上獨立學院的烏龍志愿。不過,每個獨立學院確實有通往本部的橋梁,今年公布的485位2016級學生就是證明。
那么,從獨立學院升入本部,難嗎?
22所獨立學院僅1.5%的學生轉入本部
浙江的獨立學院辦學很有特色,最早是浙江大學四校合并后,于1999年成立的浙大城市學院。之后隨著大學擴招,浙江的各省屬高校紛紛開設獨立二級學院,現在主要的省屬高校幾乎都有獨立學院。
浙江22所獨立學院2015年招生4.32萬人,占全省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人數的28.27%。2016年這個數字也差不多。
依托浙江省的優質考生資源,這些獨立學院在每年的招生分數上是節節攀升。獨立學院在招生時有一個很誘人的亮點——學生在大二后有一次轉入本部學校的機會。
那么,有多少人能成功實現這個跳躍呢?浙江省教育廳官網最近公布的數據是,僅1.5%的大二生實現轉入本部,可謂“百里挑一”。
從浙大城院考入浙大比例只有1%
在省教育廳公布的名單中,今年從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成功升入浙江大學的2016級學生人數有33人。
兩個學校大部分專業的高考錄取分數相差大于100分。
和大部分省屬高校獨立學院按專業成績排名不同的是,浙大城市學院通往浙大本部的“立交橋”項目,是通過考試選拔的。
不過,能從考試中勝出的比例只有1%,這使得絕大多數浙大城院的學生“沒想法”。
“進入大學第一個期中考,我們就打消了‘立交橋’念頭,因為你會看到天天跑自習室、圖書館的學霸以各科近乎滿分的姿態遙遙領先,大一臨近期末的時候,雖然‘立交橋’項目還沒報名,但實際上已經淘汰大部分人了。”浙大城市學院學生告訴記者。
但是,確實有那么出類拔萃的1%。浙大城市學院14級護理專業學生小曹,不僅成功通過“立交橋”考試轉入浙大本部,還轉了專業,從護理專業轉入了管理學專業。
“立交橋”項目需要考兩門基礎科目和面試。對于理科生,需要通過微積分、大學物理的考試,而經管類文科生要考高數和英語。
“考試難度比學校里平時的期末考要難。”小曹說,“但是兩門課只要達到60分就可以通過,參加后面的面試。”在面試環節,考官問了許多宏觀的問題,小曹遇到的主題是“中美關系”。
最后,綜合平時成績、筆試和面試成績,決定錄取名額。
從杭商院到浙商大必須在同專業里排第一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依托浙江工商大學辦學,為1999年首批經浙江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獨立學院,2004年11月由教育部予以正式確認。
謝程遠是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2016級學生,今年他以本專業第一的成績成功轉入了浙商大本部。
謝程遠給記者看了學生手冊,手冊上注明杭商院轉入浙商大的各專業名額僅占招生人數的1.5%,申報參選的學生必須在前三學期,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每門課加權平均分不低于85分,且無不及格、補考或重學記錄。
謝程遠所在的行政管理專業,今年僅有1個名額。
“其實我到大一下學期才知道有轉學的機會。”謝程遠告訴記者,“學校的課程大多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不同任課老師的評分標準不一樣。我的心得是,無論課上還是課后要多和老師交流溝通。”
謝程遠會主動回答老師課堂上的問題,課后也會和老師交流專業知識。
“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課,很多是需要背的。許多同學習慣于在考試前突擊背誦,我的習慣是平時積累。” 謝程遠說。
雖然他學習用功,每門課加權平均分在90分以上,但謝程遠也沒有落下學校的社團活動,他是學生會宣傳中心干部、社團團支書。
另一位成功轉入浙商大本部的是經濟學專業的第一名吳夢萱同學。和謝程遠一樣,她也是學生會干部,除了組織里的活動,她還參加了各種競賽。
由于平時社團活動和競賽多,吳夢萱的學習經驗是:牢牢把握課堂上的時間,提高聽課效率。
“我是學習委員,上課喜歡坐第一排,那樣聽課會不受干擾。”坐在第一排,使得各科老師也都記得這個學霸。“課上聽不懂的地方會做標記,在以后復習的時候一一解決。”(浙江在線記者 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