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是第七個世界患者安全日,主題為“安全護理每個新生兒和兒童”。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部署,全國各級醫療機構正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與實踐活動,全面提升兒童醫療安全水平。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安徽省兒童醫院積極響應,聚焦住院患兒常見風險,創新推出“一卡一玩偶一堂課”系列暖心舉措,將嚴謹的安全流程轉化為輕松有趣的互動體驗,顯著提升了患兒就醫安全感與家屬參與度。
“寶寶你好呀,我是小熊,我們一起看看,是不是左邊的小胳膊要當‘勇敢小戰士’?”在該院兒童骨科病房,護士手持卡通玩偶,以游戲口吻引導小朋友自主識別手術部位。往日緊張的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這是科室為今年世界患者安全日特別設計的“童趣化術前核查”新流程,既緩解了孩子的恐懼和焦慮,也確保了關鍵醫療信息的準確核對。
除了充滿童趣的溝通方式,科室還專門設計并發放《骨科患兒安全護理“明白卡”》。該卡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清晰歸納防跌倒、防壓瘡、疼痛評估與管路安全四大核心內容,并附有責任護士信息及科普二維碼。在患兒入院時,護士會一對一發放和講解明白卡,并將其懸掛于床頭,方便隨時查閱。這一做法有效彌補了傳統口頭健康宣教的不足,顯著提高了家長對安全護理要點的掌握程度。
與此同時,每一個新入院患兒的家庭都需參加“入院第一課”陪護安全培訓,系統學習預防跌倒、墜床、燙傷等常見風險,從源頭減少安全隱患?剖疫推行“雙核對”機制,鼓勵家長在用藥、手術前后等關鍵環節主動參與核對,構建起家庭與醫療團隊共同參與的醫療安全防線。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細微卻溫暖的改變,讓醫療安全不再是冰冷的條款,而是孩子與家長都能參與其中、感受到溫度的過程!弊o士長陳月香表示,“特別是低齡患兒,原本常因恐懼抗拒治療,現在通過游戲化溝通,他們的配合度明顯提高!
據統計,自今年該系列舉措實施以來,科室患兒跌倒/墜床發生率同比下降10%,家長安全知識知曉率超過95%。不少家屬通過留言、表揚信等方式,為科室的貼心服務“點贊”。
世界患者安全日不只是一個紀念日,更是一種持續踐行的理念與承諾。
安徽省兒童醫院兒童骨科通過“明白卡”“童趣核對”與“安全課堂”等一系列創新,真正實現了“讓孩子安全、讓家長放心”,也為兒童友好型醫療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范例。(陳思 潘鍵)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