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1日消息(記者 龐婷)8月21日上午,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街道2025年度向群眾報告工作大會在豐臺二中(小屯校區)體育館舉行。盧溝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將會場搬到轄區居民身邊,以開放、親民的姿態,與近400名轄區居民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開啟了一場共建共治共享的“零距離”對話。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盧溝橋街道供圖)

答卷亮實績 三把“鑰匙”打開幸福之門

工作報告會上,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鮑永剛代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向與會居民代表作年度工作報告。報告聚焦群眾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用三把“鑰匙”打開盧溝橋街道的“幸福之門”。

鮑永剛向與會居民代表作年度工作報告(央廣網發 盧溝橋街道供圖)

九省御路,打開繁榮之門。鮑永剛介紹,盧溝橋街道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距離豐臺火車站4公里,距離北京西站5.3公里,京港澳高速、地鐵14號線穿境而過。未來還將新建地鐵11號線、地鐵30號線。三橫兩縱的交通網絡越織越密,無論是出門辦事還是區域發展都會越來越便利。

鮑永剛現場為轄區居民“亮家底”。他介紹,目前盧溝橋街道注冊企業超5000家,規模以上的企業達140家,國家級科技孵化器京辰瑞達大廈蓬勃發展,成功培育29家高新技術企業。小瓦窯西金鉆石廣場、張儀村集租房項目招商正熱,郭莊子—小屯集租房、大瓦窯36號和45號地塊項目即將竣工,6個在建項目總規模達66.89萬平方米。盧溝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園正式開園,為區域產業升級注入新動力。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盧溝橋街道供圖)

為民前鋒,打開善治之門。今年,盧溝橋街道以長辛先鋒為引領,鑄造“盧溝先鋒”黨建品牌,聚焦民生關切,為老百姓辦實事。在小區環境升級改造上,為轄區居民新裝電梯144部、維護179部,修繕漏雨屋頂2454戶,增設車位1215個,新增高清攝像頭578個……

同時,街道為轄區老人升級養老服務,10家養老院提供1310張床位,兩家社區養老院也將于年底投入使用,為更多老人提供服務。做好“舌尖上的關懷”,街道老年助餐服務實現100%覆蓋。街道還聯合養老院、社區驛站和商店組建老人吃飯群,送出660份熱乎飯。針對高齡、孤寡、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街道堅持定期走訪,上半年探訪特殊困難老人近3000次。

此外,街道優化醫療、教育公共體系,保障100名兒童順利入學,新建盧溝橋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量突破1.3萬人次,舉辦文體活動75場,惠及近6000人次。

從村到城,打開宜居之門。鮑永剛表示,盧溝橋街道以城市更新為抓手,持續提升人居環境。小屯村城中村改造15天實現100%簽約,惠及1712人;投入百萬元維修近30條道路;新建工程車停車場2處,實現轄區主要道路工程車輛“清零”。

現場,鮑永剛用一組數據展示街道全面筑牢安全防線。大井五里店平房區加裝安全鋼梯92處,拆除阻礙逃生護欄300余個;新建電動車棚13處、充電接口500余個;成功應對13級大風,安全轉移危房人員9人;對綠源公園等4座公園進行建設和改造,轄區休閑公園達9座,人均綠地面積持續增加。

民聲現場聽 立答立辦飽含惠民誠意

工作報告結束后,活動進入群眾現場提問環節。與會居民代表熱情高漲,紛紛舉手發言。“我是萬科紫苑小區的居民,我們小區目前停車位不足,每天回家停車都很困難,能否協調一下周邊的停車資源,增加一些停車位?”“兩個月前,有一戶居民家中著火,那間屋子燒得很嚴重。我想問一下街道領導,街道在小區防火方面都開展了哪些工作?”“物業維修漏雨問題總是不能及時處理,你們能不能督促他們盡快維修?”……居民們圍繞消防安全、停車難、養老等民生問題向街道領導班子提問。

居民代表提問環節(央廣網發 盧溝橋街道供圖)

“我們將建立常態化的監管與紀律約束機制,對不作為的物業企業進行處罰,同時鼓勵業主自主更換物業”“我們將完善消防設施的建設與維護工作,加大巡查力度,構建‘15分鐘消防圈’”……面對居民提出的一個個具體問題,街道領導班子不繞彎子、不推責任,現場逐一坦誠回應。這種“打開天窗說亮話”的方式,讓在場居民感受到十足的誠意。“領導們沒打官腔,回答得挺實在。我對這次大會的體會,用六個字概括就是:務實、為民、憧憬。”假日風景社區居民張先生表示。

街道領導解答居民問題(央廣網發 盧溝橋街道供圖)

街道黨工委書記富漢生在表態發言中承諾:“對于大家反映的問題和建議,我們照單全收,即知即辦,拿出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力攻堅。”鏗鏘有力的話語贏得陣陣掌聲。為暢通民意渠道,會場外設有“人民意見箱”、帆布袋印有“今日盧溝”公眾號二維碼、公布街道24小時值班電話,鼓勵大家多渠道建言獻策。

編輯:王進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