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1日消息(記者 龐婷)為深入推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有效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過期食品問題,8月21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農村食品經營者臨期食品管理工作指引》(下稱《工作指引》)和《農村食品經營單位重要消費節點備貨管理風險提示》(下稱《風險提示》),指引通過明確臨期食品界定標準、指導設置銷售專區、優化庫存管理等措施,督促農村食品經營者壓實主體責任,強化源頭管控,阻斷過期食品流向農村市場路徑。

《工作指引》聚焦臨期食品界定不清晰、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明確不同保質期食品“臨期”界定標準,指導農村食品經營單位通過設置銷售專區、優化食品標識、及時處置過期食品等方式,加強臨期食品管理,落實主體責任,從源頭上防范過期變質等不合格食品問題,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風險提示》聚焦農村食品經營單位在重要消費節點容易出現商品積壓、臨期過期食品驟然增多等問題,提示農村商超、食雜店、餐飲店等食品經營單位,通過采取進貨量不宜超過日常3倍、對庫存商品實行“先進先出”管理等措施,優化庫存管理,合理采購食品及原材料,及時清理臨期、過期食品和原料,有效減少經營損耗和食品安全風險隱患,保障重要消費節點的食品安全。

當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正在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工作指引》和《風險提示》是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舉措,為農村食品經營單位提供了明確的管理規范和操作指引,通過加強對臨期食品和重要消費節點備貨管理,有效遏制過期食品問題,提升農村食品質量安全水平,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加大對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管力度,依法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凈化農村食品市場環境,保障農村群眾的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市市場監管局呼吁廣大消費者,如發現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可隨時撥打12315、12345熱線或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共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攜手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編輯:王進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