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梅州11月24日消息(記者張順鵬)11月24日,“媒體+”興寧鴿產業高質量發展暨“網絡強村”主題調研行在興寧市肉鴿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啟動。活動由梅州市委網信辦指導,興寧市委宣傳部、興寧市農業農村局主辦,央廣網廣東頻道承辦,邀請10余位美食與文旅領域網絡達人參與,旨在全面展現興寧農業高質量發展成果,推動特色產業品牌升級。

“媒體+”興寧鴿產業高質量發展暨“網絡強村”主題調研行活動啟動(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啟動儀式現場,興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麗思向記者代表與網絡達人代表授旗。據悉,本次調研行為期兩天,以“媒體+”“網絡強村”“興寧鴿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脈絡,行程緊扣興寧多元特色農業布局,形成“政策解讀—產業探訪—全鏈觀察”的完整動線。調研團不僅將前往興寧鴿養殖基地、興寧肉鴿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及龍頭企業金綠公司、寶寧公司,實地探訪興寧鴿從智慧養殖到精深加工的全鏈條數字化實踐,還將走進冠誠公司,了解興寧柚果標準化種植、品牌化運營模式;前往興寧市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了解富硒絲苗米的育種技術、全鏈加工體系,全方位挖掘興寧“鴿、柚、米”三大特色農業的發展密碼。
今年7月,廣東省委農辦、省委宣傳部聯合印發全國首個省級“媒體+”賦能鄉村振興政策文件——《“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通過媒體資源整合、品牌塑造破解農產品產銷壁壘;與此同時,省委網信辦與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出臺《“網絡強村”助力“百千萬工程”工作方案》,提出“網絡名人進村聯建”“本土主播孵化”等重點任務,兩大政策形成“媒體賦能+網絡興村”協同矩陣,為特色農產品走向大市場提供清晰路徑。此次活動的舉辦,正是“媒體+”賦能鄉村振興、“網絡強村”助力“百千萬工程”的落地實踐。
作為廣東最大的肉鴿集散地,興寧具備深厚的產業基礎。目前,當地肉鴿年出欄量達5800萬羽,總產值突破29億元,占全國產量的7%。其中,寶寧農牧智慧養殖基地實現“一鍵控溫、數據溯源”,金綠公司“陳小鴿”預制菜線上年銷售額超3億元。但當前產業仍面臨“優質產品與品牌認知不匹配”的困境,亟需借助媒體力量將數字化成果轉化為區域品牌優勢。

參加調研行的網絡達人合影(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此次調研行是興寧依托媒體資源打通“產業亮點—內容傳播—市場轉化”鏈路的關鍵舉措,也是探索“網絡強村”建設中“媒體深度參與、全程賦能”模式的重要嘗試。通過實地探訪、話題傳播等形式,不僅能讓興寧鴿產業的數字化成果被更多人知曉,推動“興寧鴿”從“地方特產”向“全國知名品牌”跨越,更將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實現“網絡強村”與“媒體賦能”的雙向價值落地。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