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未來規劃師——“廣州規劃杯”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國土空間規劃設計競賽暨城鄉規劃畢業設計(論文)競賽在華南理工大學隆重舉行閉幕儀式,來自行業主管部門的領導、高校教授、行業單位專家及組委會成員為本次獲獎師生隆重頒獎,為期6個月的賽事活動圓滿收官。
本屆競賽緊扣時代發展脈搏,以“規劃引領高質量更新,設計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對廣州市荔灣區聚龍灣坑口村片區、荔灣區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片區、天河區廣州鷹金錢食品廠舊址片區三個地塊進行設計。參賽隊伍圍繞城中村改造、舊城更新、工業遺產保護與更新三大主題,深入開展城市更新設計實踐,形成了內容豐富、創意新穎的設計方案和研究成果。
本屆競賽自今年3月啟動,共吸引了全國114所學校參賽,參賽學校數量相比往屆增加40%,參賽作品數量472份,作品數量相比往屆增加70%,參賽規模創歷史新高。值得關注的是,本屆競賽迎來了港澳高校城市規劃院系的首次參賽,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在城鄉規劃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經過嚴格評議,124份作品入圍國土空間規劃設計競賽(含本科生、研究生組),67份作品入圍城鄉規劃畢業設計(論文)競賽(含本科生、研究生組)。
活動現場
閉幕式上,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朱國鳴代表本屆競賽承辦方致辭時表示,省廳將持續搭建校地協同平臺深化政產學研融合,推動更多創新在嶺南沃土結果,誠邀各界響應號召共襄規劃事業。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林藝文指出,華南理工大學作為“雙一流”和“建筑老八校”高校,在廣州成功承辦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國土空間規劃設計競賽,依托學科優勢搭建政府與高校協同平臺,推動國土空間規劃教育創新與人才培養。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秘書長趙瑜表示,通過競賽探求多樣化國土空間規劃人才的培養方式,培養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融合的國土空間規劃后備力量,組織全國國土空間規劃設計競賽具有重要的意義。
來自行業主管部門、高校和規劃設計單位的評委會專家們對獲獎作品進行了精彩的現場點評。評委會認為,在三個片區的城市設計中,需充分尊重場地約束(工業遺產、歷史遺跡、自然景觀),避免簡單抹除,應基于現狀文脈與空間格局進行創作。同時,需強化整體性思維、注重規劃邏輯連貫性,并提升設計表達的專業性與清晰度。對于城鄉規劃畢業設計(論文)競賽入圍作品,評委們指出,畢業設計賽道與畢業論文賽道并行,入圍作品顯示存量空間更新是主流選題,同時涌現產業新區、零碳社區等新議題,研究型設計趨勢明顯。此外,評委強調需平衡理性研究能力與空間形態設計功底,二者分別對接學碩/學博培養和專碩/行業核心需求,共同支撐國土空間規劃行業轉型與人才培養。
在師生代表交流環節,長安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的學生代表、安徽建筑大學和香港大學的教授代表先后上臺發言。作為港澳地區規劃院校學科負責人及大灣區規劃教育聯盟的代表,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教授深入介紹了港大規劃系的國際化教育特色和前沿研究優勢,承諾將與內地院系攜手共建規劃學科,培養有溫度的規劃師,為中國高質量城市化發展貢獻力量。
閉幕式當天下午,大會特別設置了城鄉規劃本科生、研究生培養專題論壇,為教育界搭建了寶貴的交流平臺。來自內地和港澳地區的院校教師齊聚一堂,圍繞城鄉規劃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產學研結合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討論。這一創新舉措不僅促進了內地和港澳三地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更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城鄉規劃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屆競賽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全國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師生提供了展示才華、交流學習的平臺,更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促進城鄉規劃學科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來源: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