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為期5天的2025南國書香節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主會場圓滿落下帷幕。本屆書香節以“書香灣區·閱見世界·共享未來”為主題,立足灣區、輻射全國、鏈接世界,成功實現從區域性閱讀活動向國際性文化盛會的華麗升級,為千萬讀者奉獻了一場規模空前、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全民閱讀嘉年華。
本屆書香節規模體量、參與人數、社會影響均創歷史新高。其中,主會場面積約4萬平方米,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新疆喀什等地共設立了467個特色分會場,覆蓋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此外,國內外1500余家出版機構參展,展銷近50萬種出版物及文創產品。主分會場共舉辦2335場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其中主會場348場、分會場1987場,累計吸引超5500萬人次線上線下參與。活動期間,全省主分會場參與人數高達275萬人次。
國際化陣容空前,上演前沿思想交鋒
本屆書香節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出里程碑式步伐,200余位海內外名家匯聚,包括茅盾文學獎得主格非、梁曉聲,知名學者戴建業、康震、鄭永年,暢銷書作家馬伯庸、張小嫻,演藝名人王晶、韓紅,以及美國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等40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名家,高品質文化活動同比增加22%。
市民對精彩紛呈的名家活動熱情高漲,許多活動在開場前就已座無虛席,簽售會現場更是排起了長隊。其中,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分享會熱度頗高,她一登場全場就響起熱烈掌聲,不少讀者激動地舉起書籍《怦然心動》。與此同時,荷蘭科幻作家羅德里克?列文哈特攜小說《星體》開啟科幻主題對話,“中國通”龍安志確信中國功夫是文化“根脈”的絕佳載體,意大利青年作家亞歷分享自己作為“外來者”對中國的觀察……
在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謝有順與漓江文學獎獲得者劉楚昕的對談中,兩人共探文學創作的純粹性,并強調“作家要珍視自己的文字”;知名學者戴建業關注古典詩歌對現代人的意義,他相信“經過時間檢驗的古典詩歌”,能幫助現代人直面情感困惑,甚至開上一劑“藥方”……
這些精彩不斷的活動,帶來一場場思想的碰撞與交鋒,助力南國書香節打開新的格局,成長為推動中外文明互鑒的國際化平臺。
出版品質躍升,版權交易成果豐碩
今年南國書香節出版矩陣也迎來全新升級,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版文化機構參展。企鵝蘭登、麥克米倫、布魯姆斯伯里等國際頂尖出版社首次集體亮相,集中展銷2萬種原版圖書。
中國出版集團首次攜23家“國字號”出版社整體亮相,人民文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等百年老店集體參展,四川主賓省組織8家“全國百佳出版社”參展。
國際頂尖出版機構前來參展,讓本屆南國書香節成為內地讀者、出版社和版權機構了解海外最新出版動向、洽談版權合作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也讓全球出版機構、名家作者感受到粵港澳讀者的熱情與閱讀氛圍,加速推動版權交流與合作。
通過一系列努力,本屆書香節成功搭建起中外圖書版權貿易合作的新平臺。截至目前,本屆南國書香節共達成中外版權貿易協議(含意向)102項。其中,南方出版傳媒集團旗下多家出版社與來自德國、希臘、埃及、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出版文化機構,在書展現場舉辦了10余場版權簽約與版貿洽談活動,簽署了《廣東簡史》希臘文版、《大國筋骨》阿拉伯文版等版權合作協議。
本屆書香節惠民措施備受歡迎,主會場圖書全場6折起,“你選書,我買單”“羊城換書節”等惠民活動惠及讀者超200萬人次。(記者 趙媛媛 戴雪晴)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