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9月15日消息(記者羅世偉)9月14日,由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新聞廣電宣傳部主辦的“我是全運播音員”活動大學組復選活動在廣州舉行。來自多所高校的參賽選手齊聚舞臺,以更成熟的聲音與思考,展現大學生群體對全運精神的理解與傳遞。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在本場復選活動中,舞臺成為語言與體育的交匯點。有人模擬賽事解說和實時轉播,節奏緊湊、聲情并茂,讓人仿佛置身賽場中央;有人回顧1987年第六屆全運會在廣州舉辦的歷史,以時代對比彰顯城市的積淀與奮進;有人講述運動健兒逐夢之路的故事,字里行間飽含熱忱與感動;還有選手帶來全運場館“AI黑科技”的介紹,把體育與科技的融合描繪得新鮮而生動。一個個主題各不相同,卻都緊扣體育精神與全運情懷。這些年輕聲音的匯聚,讓舞臺上不僅有對體育的激情解讀,更有對時代的深情回應。
“最大的收獲是對‘體育播音’這四個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來自廣東財經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大三學生宮艷楠這樣總結自己的參賽感受。她說:“體育播音不僅僅是傳遞信息,更是情緒的渲染、故事的講述和體育精神的傳遞。這次比賽讓我學會了在高壓環境下如何保持專注與穩定,也讓我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站在這樣高規格的舞臺上,我收獲了一份從容和自信,也更加堅定了用聲音追逐夢想、傳遞體育精神的決心。”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與播音主持學生不同,廣東工業大學大三學生王嘉俊是一名游泳運動員。“過去我一直在賽場上拼搏,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解說和播報的工作。”他說,“這次以運動員的身份站在話筒前,是另一種留在賽場的方式。”王嘉俊表示,全運會不僅是運動員追逐夢想的舞臺,也是體育精神傳遞的窗口。“站在這里,我希望用聲音去延續對體育的熱愛,把賽場上的拼搏和激情分享給更多人。雖然在專業表達上還有不足,但我愿意繼續努力,未來也希望能走上體育解說的道路,讓更多人通過語言感受到全運的力量。”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復選活動主評委、廣東省朗誦協會常務副會長楊芳在點評時表示,本次大學組選手表現亮點紛呈。整體作品主題鮮明,能夠緊扣體育與全運精神;在語言把握上,節奏清晰,表達自然;不少同學還善于融入故事化的講述,讓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記憶點。同時,她鼓勵大家在不斷磨煉基本功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表達風格,讓聲音更具辨識度和個性。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今天大學組的展示讓我印象深刻,因為那不僅是一場播報,更是一次把體育精神融入語言與情感的真誠表達。”楊芳說,“希望大家始終保持這份熱愛,用聲音把全運的激情與夢想傳遞得更遠、更廣。”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作為活動支持單位,廣州市少年宮黨委書記魏曉麗表示:“此次公益合作,正是廣州市少年宮以多元方式助力構建‘可互動、可傳播、齊參與’全運文化氛圍的真實寫照。借全運之機,我們誠摯為青年學子搭建展示才華、傳遞體育精神的舞臺,期待更多青少年走進體育、感受體育、愛上體育。”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舞臺上,大學生們用聲音解說賽場的激情,用真情講述運動員的故事,也用思考傳遞體育與城市、科技之間的聯系;舞臺下,觀眾用掌聲回應,評委用點評指引,氛圍熱烈而真摯。一次登臺,是磨煉與成長;一次發聲,是擔當與傳承。至此,“我是全運播音員”活動大學組復選圓滿落幕。青春與專業在這里交織,熱情與夢想在這里匯聚。青春的聲浪,正與全運的脈搏同頻,讓這座城市提前感受到盛會的澎湃與溫度。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