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和自然資源要素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作用,推動全省經濟持續回穩向好,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即日起正式啟動重大項目自然資源審批和地市自然資源訴求“雙清零”攻堅行動,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
聚焦“雙清零”,鎖定目標任務
此次行動聚焦兩大核心任務,全力以赴沖刺年底目標。在重大項目審批方面,涵蓋省委、省政府重點推進項目、“兩重”及中央預算內投資未開工項目等133個項目,年底前全部完成自然資源審批;針對各地市涉自然資源訴求事項,年底“能辦全辦、能辦即辦、能辦盡辦”。
“三個超常規”,破解難點堵點
一是超常規政策,破解自然資源審批難點堵點問題。針對用地預審、用地報批中難點堵點問題,提出擴大用地預審依據范圍、優化規劃符合性審查、歷史違法用地處理、創新用地報批方式,允許水田指標緊缺地區依規借用省級指標,重大項目臨時用地期滿可接續使用等政策予以破解。二是超常規效率,提高自然資源審批速度。建立省級24小時快審機制,嚴格執行一次性告知補正,落實補正意見“處室對口責任制”,大幅壓縮審批時限。三是超常規服務,主動做好重大項目服務和解決地市自然資源訴求。搭建跨部門跨級別聯絡“直通車”,每周召開項目調度會,進一步壓實市縣部門責任,提供“零障礙、全方位、無死角”貼心服務。
明確三維保障,筑牢攻堅支撐
行動明確,全省各地自然資源部門將行動作為第一要務,一把手親自抓,林業、海洋等部門密切配合,形成“一盤棋”工作格局。同時,省廳及市縣健全人員保障,明確專職審查人員,依托專業服務單位力量,確保審批標準統一、銜接順暢。依托“一張圖”與統一平臺,全省自然資源系統進一步完善技術支撐,打通數據接口,設置超時預警,啟用“智能選址應用”,以技術賦能審批效率提升。
此次“雙清零”攻堅行動,既是廣東自然資源系統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的實際行動,也是助力“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開好局的責任擔當。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凝心聚力、合力攻堅,推動各類項目在冬季黃金施工期盡快開工建設、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助力“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開好局,奮力走在前、作表率、挑大梁。(來源: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