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1月25日消息(記者鄭少純 通訊員陳霜)一排排巨型風機將風能轉化為電能,一面面光伏板奏響生態富民“漁光曲”。近年來,建設銀行廣州分行扎實推進綠色金融“大文章”,以金融“活水”精準滴注礦山開采、超級充電等重點領域。截至9月末,該分行綠色貸款余額超2740億元,較年初新增近400億元。
助力綠色礦山開采
“邊開采、邊治理、邊復墾”,這是廣東云浮某綠色建材有限公司對新建特大型石場立下的硬規矩。該項目規劃面積超3平方公里,建設內容含礦山開采、砂石骨料加工系統、礦區配建等,并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規劃建設緩沖倉、破碎車間、壓濾廠房、成品倉等核心構筑物和棒磨機、破碎機等主要設備,致力打造一個特大型儲量規模的建筑石料生產基地。
然而,綠色開采意味著更高的資金密度——前期設備、土建、安裝同時啟動,企業自有資金難以覆蓋。建行廣州分行營業部“張富清金融服務隊”在獲悉企業融資訴求后,迅速奔赴云浮項目現場開展實地調研。服務隊實地踏勘礦區整體環境,與項目負責人進行深度座談交流,全面細致掌握項目建設進度、資金缺口及使用規劃等關鍵信息,結合企業實際需求量身打造專屬融資方案。
“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必須提高效率,盡快推動資金落地,確保項目順利推進!狈⻊請F隊負責人表示。建行廣州分行營業部高效協同配合,在1個月內完成了項目貸款批復和首筆貸款投放,有效滿足了項目前期資金需求。
資金到位后,迅速被用于設備購置、建設物資采購以及安裝工程費用支付等關鍵環節,為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據測算,項目全面投產后年產能將達3000萬噸,既能實現礦產資源的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利用,又能推動綠色礦業集聚發展與區域經濟協調共進,達成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向共贏。經開采加工而成的優質砂石骨料,借助西江黃金水道的運輸優勢,持續穩定供應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落地實施及全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堅實可靠的資源保障。
服務超充企業增效
廣州天河科韻北路東側,一座超級充電站熱鬧非凡。十多個充電車位近乎滿員,出租車、私家車正有序補能,一輛車滿電駛離,立刻便有新車主無縫銜接!斑@里快充給力,位置也方便!”一位車主贊嘆道。據該充電站運營方——廣州某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介紹,充電站毗鄰科技園,場地開闊,休息、如廁等配套設施完備,數十個車位中超半數為快充樁,能充分滿足車主高效補能的需求。
“普通家用充電樁常見功率為7千瓦,而我們這里部署了2臺600千瓦雙槍大功率超充設備,單槍充電輸出可達400A,是家用充電樁的80余倍!逼髽I負責人介紹道,“目前大多數車輛45分鐘左右就能充滿電,且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持續升級,超充設備的能效將進一步釋放,充電速度還會不斷提升。”
除了充電效率高,液冷技術更是該超充站的一大亮點!巴ㄟ^液體循環可有效降低設備內部溫度,不僅能顯著減小充電噪聲,還能大幅提升用戶體驗,憑借這一核心技術,我們的訂單已排至明年初!鄙鲜鲐撠熑搜a充道。
亮眼的技術突破背后,是巨額研發投入帶來的資金壓力。就在企業為創新“糧草”犯愁之際,建行廣州增城支行“張富清金融服務隊”在走訪中精準捕捉到這一需求,迅速匹配綠色金融專屬產品,高效聯動內部審批環節,為企業量身定制融資方案,還啟動綠色通道加快業務流程,210萬元信貸資金如及時雨般精準注入,為企業核心技術攻堅提供了有力支撐。“貸款到位意義重大,直接助力我們拓展了新市場。”上述負責人感慨道。
對于像該新能源科技企業這樣的科創“幼苗”,建行致力于提供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通過構建多維度企業“畫像”,深入分析其專利價值、創新潛能與市場前景,不斷優化適配性更強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為科創企業鋪設穩健成長的階梯。
“現在家門口就有充電樁,太方便了!”某小區居民指著新建的充電設施興奮地說。企業負責人介紹,項目計劃建設數百根充電樁,覆蓋增城及周邊鄉鎮,既能大幅提升城鄉居民的出行便利度,也能有效降低交通領域的污染。
助力綠色礦山開采、服務超充企業增效,這是建行廣州分行綠色金融版圖中的縮影。該分行將繼續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聚焦綠色礦山、超級充電、光伏儲能、氫能利用等重點賽道,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長周期的綜合融資方案,為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轉型持續注入金融動能,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