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河北省淶水縣委、縣政府組織的淶水縣“媒體+數字化營銷”專項培訓班在該縣影劇院主會場正式開班,15個鄉鎮設分會場同步收看。本次培訓為期兩天,重點面向全縣所有單位干部職工、農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和電商經營者及淶水縣網絡達人,總計達1萬余人。通過邀請邱巖、陳思劍、露露等廣東高級網絡營銷導師、直播帶貨專家授課,傳遞先進營銷理念,旨在為淶水豐富的農產品拓展開辟新路徑。

活動現場 (尹默 攝)
淶水縣農業資源豐富,但曾面臨優質特產“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推廣困境。今年以來,該縣以“媒體+”為核心抓手深入推進鄉村振興賦能行動,系統整合政府、市場與媒體資源,構建起覆蓋廣泛、鏈條完整的賦能體系,實現從“短期活動”到“長效機制”、從外部“輸血”到自身“造血”的深刻轉型。
在“全域直播”領域,淶水引導群眾從“被動參與”轉向“主動創造”,將線上流量精準轉化為實際銷量,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專場直播23場、激發群眾自發直播316場,直接帶動增收達3.56億元,其中傳統優勢產業麻核桃增長貢獻超3億元,群眾內生動力充分釋放。該縣還巧借“名人效應”,邀請海霞、許亞軍、賈旭明等公眾人物參與公益直播和品牌推廣,依托其公信力與影響力提升區域公共品牌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點燃群眾投身電商產業的熱情。
此外,在“南北協作”方面,該縣與廣東高州、北京房山等地共建“客源互推”機制,通過聯動直播實現銷售近500萬元,打通跨區域消費循環的可行路徑。同時,全縣累計開展各類主題培訓93場,建成并投用12家共享直播間,培訓1.6萬人次,近萬名群眾初步掌握電商運營和直播帶貨技能,為農村電商可持續發展筑牢人才根基。
作為本次培訓的核心亮點,“媒體+”深度融合與粵港澳跨區域協作備受關注。培訓以“媒體+AI新電商、短視頻、短劇、電商、個人IP打造”五大方向為核心內容,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新業態培育體系。通過融合傳統媒體資源、新聞傳播、視角與數字化營銷技能,形成“媒體傳播力+數字營銷技能”,助力淶水農產品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廣闊市場。本次培訓創新性地搭建起京津冀與大灣區的聯動橋梁,讓學員學到了先進地區數字化營銷理念。
“過去總覺得電商很難,現在通過系統學習和老師現場交流,讓我對用好短視頻、玩轉直播帶貨更有信心了。培訓真是讓我們開了眼界!”參加培訓的三坡鎮南峪村村干部付春磊興奮地說。
當前,鄉村振興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傳統傳播與營銷模式已難以滿足新需求。“我們采用的是‘課堂教學+現場演示+實際操作’教學模式,搭建清晰的理論框架,對真實的成功案例進行分析,讓學員在動手實踐中熟練掌握技能,切實提升實操能力與綜合素養。我們在九龍鎮大龍門村建立了一個試點,把理論和實踐落到實際工作中,帶動村民直播和短視頻創作。”資深媒體人講師邱巖說。
兩天培訓時間雖然很短,但培訓內容卻涵蓋政策解讀、平臺實操、AI工具應用、農產品內容創作等多個方面,這不僅讓學員增長了見識,更為淶水建立一支“懂政策、會傳播、能整合、善營銷”的復合型鄉村人才隊伍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這支隊伍的帶動下,淶水農產品品牌將走向全國,淶水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高質量振興之路會越走越寬廣。(來源:淶水縣融媒體中心)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