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口稅務持續深化“稅路通·跨海行”服務品牌建設,聚焦外資企業需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全力服務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戰略,為外資企業打造安心發展“暖巢”。

“出口退稅”提速,為出海企業注入資金活水

在海口桂林洋經濟開發區,海南蔚藍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一箱箱包裝精美的“海南鯛”正等待發往全球市場。作為深耕海南多年的港資水產品加工出口企業,該公司見證了海口出口退稅服務的不斷升級。

2024年,該公司成功辦理出口退稅3373.95余萬元,免抵稅額400萬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79%。“在拓展海外業務的關鍵階段,出口退稅真金白銀的支持為企業盤活資金、擴大業務提供了有力支撐。”該公司財務負責人表示,稅務干部主動上門開展稅收輔導和風險提示,幫助企業在合規經營中更好地享受稅收優惠權益,為企業健康發展鋪就了“高速路”。

這樣的便利源于全市出口退稅業務流程的全面升級,依托智慧稅務,出口退稅已實現“全流程無紙化”“全程網上辦,”辦稅時限進一步縮減,一、二類出口企業正常退稅業務平均辦理時間壓縮至2.94個工作日,一類企業最快0.58個工作日即可辦結。海南海馬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同樣深有感觸:“以前退稅要跑好幾趟,現在網上提交材料很快就到賬,資金周轉效率提高了,我們開拓海外市場的信心更足了。”

“政策優惠”直達,為成長企業卸下發展包袱

“2024年我們免征增值稅銷售額1.6億元,享受內陸養殖企業所得稅減免所得額6000余萬元,這些真金白銀的支持讓我們能把更多資金投入到實驗動物養殖技術升級上。”海南新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滕佳妍算起“優惠賬”。這家英資企業在瓊山區建設的獼猴養殖場,為生物醫藥研發提供關鍵實驗資源。

滕佳妍說道:“瓊山區稅務局及時向我們推送符合我們企業情況的稅收優惠政策,幫助我們正確享受內陸養殖企業所得稅減半和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還安排專人進行跟蹤輔導,精準解決我們納稅申報及其他稅務事項處理中的關鍵訴求與疑難困惑。每次向稅務局咨詢都能得到專業耐心地解答,我們企業在瓊發展愈加充滿信心。”

據悉,海口市稅務局精心打造“三員三通”服務品牌,當好“指導員”“聯絡員”和“勤務員”,著力實現“政策通”“信息通”和“服務通”。在此品牌引領下,各區(分)局緊扣轄區外資企業特性,將服務觸角延伸至企業發展全周期,以“滴灌式”服務讓政策紅利精準落地,以“暖心式”舉措為企業紓困解難,推動基層服務質效實現全方位提升,讓外資企業在精細化服務中感受稅收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自貿港政策”紅利釋放,為布局企業打開發展空間

海口稅務部門針對自貿港“雙15%”等核心稅收優惠政策,建立了外資企業優惠政策享受動態跟蹤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識別政策適用企業,組建專業團隊提供全流程服務,確保外資企業在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等領域應享盡享,為企業在瓊長期布局提供穩定的政策預期和服務保障。

海南迪愛生微藻有限公司由日本DIC國際集團投資900多萬美元設立,在瓊山新民建成一座占地351畝的現代大型螺旋藻養殖加工基地。瓊山區稅務局在日常征管中敏銳捕捉到該公司符合海南自由貿易港鼓勵類企業的認定標準,第一時間主動對接并講解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的政策細則,目前該公司已連續2年享受這項優惠。“政策推送及時、網上辦稅便利,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自貿港的政策溫度。”公司財務負責人王海燕說。

海南贊邦制藥是意大利贊邦集團1998年在華設立的獨資藥企。因業務需高頻投入技術研發,公司高端研發人才占比高。該公司財務經理孫靜坦言,企業對海南自貿港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關注度高,需要專業的輔導支持。對此,海口高新稅務分局心級專家團隊主動上門“問診”,詳細解讀海南自貿港15%個稅優惠政策及海南居住滿183天的計算規則,指導企業規范填報個人所得稅優惠事項。在精準的輔導與政策推送下,企業規范享受優惠政策,公司核心人才個稅負擔降低20%~30%。“稅收優惠實實在在幫我們吸引、留存了外地高端人才。”孫靜表示。

海口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海口稅務部門將繼續以“稅路通?跨海行”服務品牌為引領,持續壯大外語服務團隊,深化跨部門協作機制,切實提升跨境服務水平。同時,深入開展跨境稅收政策宣傳,引導外資企業合規經營,助力跨境企業扎根自貿港,實現高質量發展。(來源:海口市稅務局)

編輯:蔡文娟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