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武漢11月23日消息(記者張卓 通訊員周璇)11月22日,隨著最后一段巨型鋼桁梁精準吊裝到位,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湖北燕磯長江大橋順利合龍,萬里長江再添一道“飛虹”。

燕磯長江大橋合龍(央廣網發 葛利龍 攝)
燕磯長江大橋橫跨鄂州黃岡兩地,采用一跨過江的方式,是世界最大跨徑四主纜懸索橋。項目全長約26千米,大橋主跨1860米,上層為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下層為四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時速80公里。
因上受花湖機場航空限高影響,下要滿足長江通航需要,燕磯長江大橋主塔高度僅184米,垂跨比也達到了千米級懸索橋中前所未有的1:15。為解決這一結構難題,建設團隊采用世界首創不同垂度四主纜雙層懸索橋結構體系,其同側主纜高度、長度、垂度均不同,以此分散荷載,并提高橋梁的穩定性,且優化了索鞍及主纜規模,使主纜受力更合理。

燕磯長江大橋合龍(央廣網發 陸落義 攝)
燕磯長江大橋主跨共設有69個梁段,標準梁段長27米,寬41米,桁高9.5米,最大重量約830噸,全橋總重約5.6萬噸。為將如此龐大的鋼桁梁吊起來,建設團隊在全橋共設置了1436根吊索,并在國內外橋梁建設中首次大規模采用全焊式索夾,共計544套,實現了索夾的輕型化、標準化制造。
“為保障大橋順利合龍,我們對合龍口的標高、里程和軸線不間斷地進行監控與測量,精確計算溫度、風力等環境因素對鋼梁形變的影響,最終,鋼桁梁以毫米級的精度平穩嵌入預定位置,南北兩岸順利‘牽手’。”中交二航局燕磯長江大橋項目總工程師羅航表示。
作為串接鄂州和黃岡沿江發展軸,對接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機場的重大交通項目,燕磯長江大橋建成后將成功打通沿線交通瓶頸,強化鄂州黃岡兩市的經濟交通聯系,極大完善區域“公、鐵、水、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