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位于湖北十堰青龍山 距今約8600萬年 全球最大恐龍蛋化石群測定年齡

科研人員在遺址館清理恐龍蛋化石。(受訪方供圖)

9月11日,國際SCI權威期刊《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地球科學前沿)發表中國科研團隊論文,首次為全球最大恐龍蛋化石群——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定下精準“時間坐標”:距今約8600萬年,即晚白堊世康尼亞克期至桑頓期。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位于湖北十堰鄖陽區柳陂鎮青龍山,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發現。隨著勘探深入,在該區域10平方公里范圍內,保守估計蘊藏恐龍蛋化石30余萬枚,成為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原址保存最集中、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恐龍蛋化石群。

奇妙的是,這里的恐龍蛋以“土廟嶺扁圓蛋”為主,在全球恐龍蛋化石產地中獨樹一幟。2021年10月,研究人員在該區域土廟嶺發現了恐龍骨骼化石,證實了該區域“龍蛋共存”的獨特現象,這在世界范圍內極為罕見。

這些化石究竟形成于何時,一直成謎。此前,因缺乏精準定年材料,科研人員對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地質年齡的判斷多依賴地層推測。

2023年底,科研人員在青龍山恐龍蛋化石遺址1號館內,偶然發現3枚內部充填方解石晶體的恐龍蛋化石。這些化石不僅有明確的地層記錄,還有特殊的方解石礦物充填結構,為研究化石埋藏年代提供了絕佳實驗樣本。

2024年以來,來自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陜西省地質調查院、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組成聯合科研團隊,創新采用碳酸鹽激光剝蝕鈾鉛定年技術,歷時4個多月,精確計算出方解石結晶的時間,最終完成恐龍蛋組分礦物年齡數據測定。

聯合科研團隊成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蜀康指出,這一突破性發現,不僅解開了困擾學界多年的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年代謎題,更為探索地球白堊紀晚期恐龍演化與全球氣候變化的關聯提供了關鍵實證。

這項由中國科研團隊主導的研究,不僅填補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年代學研究的空白,更在古生物測年技術領域發出了“中國聲音”。正如論文出版方Frontiers Press同步配發的科學新聞所述:科學家首次采用新型“化石原子鐘”測定法對埋藏于巖層中數百萬年的恐龍蛋進行精確斷代,為研究恐龍種群分布及遠古氣候環境提供了關鍵科學依據。 (記者許應鋒、通訊員朱江、紀宏新)

編輯:鄧子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