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武漢11月23日消息(記者鄧子依)11月22日,中共湖北省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湖北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有關情況。據悉,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北省委關于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建議》牢牢把握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關于“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要求和主要任務,充分考慮湖北歷史傳承、基礎條件、發展趨勢,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加強與其他區域發展聯動,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推進戰略協同、要素融通、產業融合,推動形成更加均衡協調、優勢互補的高質量發展格局,重點做好“強核、壯圈、帶群、興縣”的大文章。

堅持做強極核 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

中心城市能夠高效集聚和配置資源,是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建議》堅持極核引領,支持武漢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大力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支持襄陽打造中西部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支持宜昌打造聯結長江中上游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堅持因地制宜 在高標準協同中實現錯位發展

加快城市群一體化和都市圈同城化,是新時期優化城鎮化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建議》作出三個方面部署。在促進都市圈、城市群組團發展方面。《建議》支持各地找準自身比較優勢,著力構建因地制宜的產業分工格局和生產力布局,加快推進武漢都市圈深度同城化發展、“襄十隨神”城市群協同發展、“宜荊荊恩”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此外,《建議》明確要促進“金三角”協同發展,推動武漢、襄陽、宜昌三地科技共興、產業共鏈、交通共網、生態共治、服務共享,從基礎設施“硬聯通”向聯合創新、產業協作、民生共享的“軟協同”邁進,全面提升經濟集聚度、區域協同性和整體競爭力。

同時,《建議》提出要分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實施縣域經濟“雙20”幫扶機制、“雙百”科技賦能工程、經濟強縣高質量發展行動,培育壯大縣域優勢產業,加快百強縣進位、千億縣擴容,促進縣域經濟突破發展。

堅持開放合作 在高水平跨省聯動中推動優勢互補

“以武漢都市圈為中心,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聯動發展”,是湖北肩負的重大使命責任。對此,《建議》明確要從三個層面進行全面貫徹,首先要聯動鄂湘贛“鄰里圈”,深化產業、交通、生態、文旅、開放、民生協同,共建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創新聯動發展共同體,打造“科創鏈上的中三角”、“產業鏈上的都市圈”、長江中游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以武漢都市圈為中心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聯動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其次,湖北省要聯動中部地區“朋友圈”,拓展與中部地區、沿長江省市合作,推進省際毗鄰地區協同發展,打造一批省際區域合作示范區。最后,湖北省還要聯動區域戰略“發展圈”,深度對接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和成渝地區,推動區域發展戰略融合疊加、走深走實。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