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病太方便了!以前感冒發燒要坐半個小時車到鎮里面。現在走兩步路就到村衛生室了,還能享受城里專家的線上會診。”近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黃田鋪鎮官塘前村村民蔣財元站在整潔明亮的村衛生室里,指著墻上的遠程診療屏幕,臉上滿是笑容。
這樣的便利,得益于零陵區近年來全面推進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當地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抓手,著力構建“區級強、鄉級活、村級穩”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鄉村,有效破解了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看病貴”的難題。
從“各自為戰”到“一體聯動”
過去,區、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各自為戰”,聯動不足、資源共享不暢,導致患者無論大病小痛都習慣性往市區大醫院跑,基層醫療機構既能力薄弱,又存在資源閑置。
為破解這一難題,零陵區探索組建了以區級綜合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緊密型醫療健康共同體。醫共體內實行人、財、物、事統一管理,形成責任共擔、管理協同、服務聯動、利益共享的運行機制。
“我們不再是孤立的‘小單元’,而是緊密聯結的‘大家庭’。”零陵區中醫醫院醫共體總院負責人介紹,總院通過派駐專家、技術幫扶、人員培訓等方式提升基層能力,鄉鎮醫務人員也定期到總院進修。藥品目錄、質量控制標準實現統一,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高效利用。
從“百姓奔波”到“數據跑路”
官塘前村村民能享受城里專家的線上會診,得益于零陵區醫共體建設的遠程醫療服務平臺。自2022年以來,該區投入800萬元資金,為全區鄉鎮衛生院和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配備了遠程心電、遠程影像、遠程會診等系統。
通過“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模式,區級醫院專家可實時為基層患者進行遠程診斷,指導基層醫生合理用藥、規范診療,大幅提升了基層醫療服務的準確性與可靠性。2025年1—8月,兩個醫共體共開展遠程影像5635人次、遠程心電11279人次、遠程會診48人次。
從“病有所醫”到“健康守護”
醫共體建設不僅是設備的互聯,更是人才與技術的下沉。零陵區兩個醫共體總院建立了“總院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區級醫院科室主任定期坐診+下派業務副院長長期駐點+名醫專家團隊巡診”的幫扶機制。2025年以來,總院專家赴各鄉鎮衛生院開展長期坐診、帶教、手術示范及學術講座,幫助基層開展手術帶教60臺、會診200余次,為患者節約專家費40余萬元。
同時,零陵區將村醫納入醫共體統一培訓體系,開展模塊化培訓,提升其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水平及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確保村級網底“兜得住、兜得牢”。
黃田鋪鎮衛生院院長表示:“以前很多項目不敢做、很多病不敢看,現在有總院專家做后盾,底氣足了,技術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對我們更信任了。”
此外,零陵區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基本醫療深度融合,通過“1+1+1+N”區、鄉、村三級家庭醫生團隊,為簽約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引導群眾樹立“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
數據顯示,自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全面推開以來,零陵區基層診療人次占比顯著提升。截至2025年7月,基層診療占比達68.45%,區域內就診率提升至90.68%,患者外轉率下降,醫保基金使用效率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持續攀升。
從“單打獨斗”到“全區一盤棋”,從“患者跑”到“數據跑”,零陵區通過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實現了醫療資源的系統整合和服務模式的深刻轉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書寫著“基層放心、百姓安心”的健康新答卷。(丁建勛)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