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湖南省首個海外“全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成立!“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在非扎根生長!

湖南省首個海外“全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正式落戶非洲。

9月10日,在肯尼亞內羅畢召開的中國-肯尼亞企業家“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座談會現場,湖南明意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洪梅從湖南省婦聯主席楊蘭英手中,接過“全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的牌子,湖南省首個海外“全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正式落戶非洲。

座談會現場,楊蘭英向中國和肯尼亞的企業家介紹了項目,中肯企業家圍繞項目如何在肯尼亞縱深推進紛紛建言獻策。

湖南省婦聯與馬達加斯加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部、糧食主權國務秘書部簽署了三方合作備忘錄。

9月6日至12日,湖南省婦聯代表團一行來到非洲馬達加斯加、肯尼亞等國,就“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的開展和落地進行訪問交流。此行訪問,湖南省婦聯與馬達加斯加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部、糧食主權國務秘書部簽署了關于“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的三方合作備忘錄。為馬達加斯加的索阿維那職業技術學校掛牌“非洲母親新農場”。“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的合作科研機構和農業企業,還為當地婦女開展了農業技能線上培訓。湘非兩地的兒童還開展了“手牽手、心種子”文化交流活動。湖南省婦聯聯合政府部門、科研院校、企業和社會組織共同發起的這顆推動非洲婦女全面發展的新“種子”,在非洲這片廣袤大陸上開始扎根發芽,茁壯成長。

楊蘭英與當地田間與從事農業生產的非洲婦女溝通交流。

譜新篇

湖南省首個海外“全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落戶非洲

為了響應“興農惠民伙伴行動”號召,湖南省婦聯從自身專注的領域出發,積極聯合政府部門、科研院校、企業和社會組織,共同發起“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

項目以中國農業生產技術和精準脫貧經驗為依托,通過“政府搭臺、科技支撐、企業參與、社會協同”方式,實施非洲母親減貧、女性引領賦能、家庭促進關愛“三大工程”和木薯產量倍增、良種替代、天然橡膠擴鏈、雜交水稻推廣、母親能力提升、小型農機推廣、女性素質拓展、文化融通暖心“八大行動”。

湖南省婦聯賡續湘非傳統友好,充分發揮婦聯“聯”字優勢,既播種好能讓非洲家庭端穩飯碗的“金種子”,更播撒好推動非洲婦女發展的“新種子”,通過婦女的全面發展促進性別減貧和男女平等。該項目于2025年6月第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正式發布,已被納入外交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落實清單”和《湖南省落實中非“十大伙伴行動”實施方案》。

作為全國三八紅旗手的湖南女企業家李洪梅,就加入了“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中,“一方面,我們有加速拓展非洲市場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們能解決大量非洲女性就業,并為非洲女性和家庭賦能。”剛剛在非洲成立了湖南省首個海外“全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的她告訴記者,她要讓這個“全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為促進非洲性別平等和婦女賦能、提升非洲婦女兒童的就業和生活水平,貢獻更多的湖南巾幗力量。

在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李洪梅的手機膜工廠被當地人稱作“希望之地”,光這一家工廠,通過賦能培訓,就解決了200余名當地員工就業。這幾年,非洲產品生產專線和非洲海外倉陸續建成,就業的女性員工也越來越多。“全國三八紅旗手”的身份讓李洪梅格外關注非洲婦女發展,李洪梅說,接下來公司會成立更多的海外倉和工廠,讓更多的非洲女性的不僅有一份薪資,更獲得一個能改寫人生命運的機會。

賦新能

農業多方協作結碩果

湖南省婦聯主席楊蘭英為索阿維那職業技術學校授予“非洲母親新農場”的牌子。

9月9日,位于阿那拉芒加區的索阿維那職業技術學校的女學員和來自萬里之外的湖南省婦聯“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的代表團一行,共同見證索阿維那職業技術學校掛牌“非洲母親新農場”。

當天,湖南省婦聯主席楊蘭英在與馬達加斯加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部部長瑪麗·馬塞利娜·拉蘇盧阿里蘇阿以及糧食主權國務秘書部部長拉扎納馬海法詳細交流闡釋了“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兩位部長對于“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第一站能夠落地在馬達加斯加表示高度歡迎。拉扎納馬海法表示,該項目有助于減少貧困,提高家庭營養,并通過農業和創業活動增加農村女性的收入。除了經濟方面,“非洲母親新農場”還促進了食品安全和社會包容。拉蘇盧阿里蘇阿認為,這一舉措體現了成功的南南合作,反映了兩個國家為農村社區創造更繁榮、更公平未來的承諾。會談結束后,湖南省婦聯與馬達加斯加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部、糧食主權國務秘書部簽署了三方合作備忘錄。

楊蘭英和索阿維那職業技術學校女性學員交流。

在“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發端伊始,湖南省婦聯就注重發揮“聯”字優勢,充分鏈接各類資源。

今年6月在長沙舉辦的第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期間,湖南省婦聯就與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氏種業高科技有限公司簽署關于“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的三方合作協議,三方在農業科技創新、良種選育、種植管理技術、農業機械化等關鍵領域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在非洲落地實施。湖南省婦聯還與隆平高科聯合開展面向非洲婦女發展的專項專班合作,培訓更多的非洲女性農業人才。

楊蘭英一行拜訪肯尼亞的中非研究中心。

代表團與參加農業技能線上培訓的馬義奇婦女們在一起。

9月7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袁氏種業一起合辦的農業技能線上培訓在馬義奇鎮舉辦。遠在中國長沙岳麓山實驗室的湖南雜交水稻中心專家就水稻種植的相關技術問題,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為馬義奇鎮的婦女們授課解惑。在肯尼亞基貝拉職業培訓學校,根據下游企業實際需求,專門面向當地婦女精準投放的縫紉班、電商班、食品加工班即將相繼開辦。

據統計,“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發布以來,已在非洲培訓賦能婦女1862人,幫助1150名婦女就業,緩解了950個家庭實際困難。

暖人心

文化交流“心”種子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助力非洲發展,不僅需要“硬援助”,更需要“軟聯通”。除了跨越山海送去的農業技術方面的賦能和交流,項目中的文化交流更是聯接雙方心靈的橋梁。

湖南是對非合作的“橋頭堡”,如何在湖南女性和非洲婦女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是湖南省婦聯的使命所在。此次湖南省首個海外“全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的建立,就是要為中非經貿合作注入更多勤勞、堅韌、創新、誠信的“她力量”,真正實現女性感召女性、女性引領女性,為非洲發展貢獻更多湖南巾幗力量。

得到長沙市實驗小學馬欄山文創學校的孩子們精心準備的禮物,馬義奇的孩子們很開心。

湖南省婦聯“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代表團一行及湘籍在非投資發展的女企業家和馬義奇鎮的孩子們在一起。

湖南省婦聯代表團還在馬達加斯加、肯尼亞看望了參加中非兒童“手牽手、心種子”活動的孩子們,為他們帶來了長沙市實驗小學馬欄山文創學校的孩子們為非洲小朋友精心準備的禮物,以及湖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捐贈的文具。得到萬里之外長沙小朋友的饋贈,馬達加斯加、肯尼亞的孩子們現場創作了畫作作為回禮,請代表團帶回長沙。當中非友好的“心種子”種在心田,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接過中非友誼的歷史接力棒,成為賡續中非傳統友好的接班人、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生力軍。

馬達加斯加小朋友拿著長沙小朋友送來的禮物和自己畫給長沙小朋友的畫。

代表團的此次訪問,還得到了當地孔子學院、華人華僑婦女聯合會、湘籍企業家和中非友好人士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各方一致同意依托“非洲母親新農場”項目,廣泛開展種植技能、養殖技能、手工技術、電商服務、家政服務等方面的培訓,積極培育“語言+技能”“文化+旅游”“農戶+訂單”等新模式,幫助非洲婦女不斷提升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能力,推動婦女全面發展。(記者 李立 通訊員 于文龍 馮卓婭)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