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潔

在金價持續升高的背景下,投資者增持黃金的需求逐漸加大。《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產品。

例如,建信理財于9月23日成功發行首只結構性理財產品“私行精選福星黃金鯊魚鰭固收類封閉式產品2025年第1期”。黃金鯊魚鰭結構性理財,指的是產品掛鉤黃金,通過設置一個或多個障礙價格,根據標的資產價格與障礙價格的關系來確定收益。當標的資產價格處于不同區間時,收益會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

據悉,上述產品為“固收+”理財產品,通過構建固定收益資產與衍生品的投資組合,將大部分資金投資于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資產以獲得較為穩定的基礎收益,同時將小部分資金投資于掛鉤黃金的期權衍生品,在風險可控的同時可以博取較高的投資收益,服務理財客戶實現穩健參與黃金投資的需求。

此外,招銀理財、光大理財、民生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此前也發行了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產品。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具備多重優勢,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顧風險對沖與收益增強;二是在黃金震蕩上行的行情下能夠幫助客戶穩健投資;三是可以利用黃金與股市相關性較低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投資者分散投資的需求。

“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本質是‘固收+期權’復合結構,以低風險資產保障基礎收益。”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傳統固收產品收益下行的時候,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通過黃金等另類資產豐富“固收+”產品線。

在薛洪言看來,結構性理財產品優勢在于風險收益定制化,具備收益增強機制,通過衍生品捕捉多元標的機會;擁有風險分散特性,能夠降低單一資產波動影響;適配性廣,覆蓋中低風險區間,封閉期靈活,可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需要具備一定金融知識,需充分理解產品的收益邏輯與風險。”薛洪言提醒。

楊海平認為,“固收+”理財產品投資標的范圍相對寬泛,能夠實現標的資產的靈活切換,捕捉市場熱點,幫助投資者在承擔較低風險的基礎上獲得較理想的投資收益。

展望未來,薛洪言表示,“固收+”產品后續將持續擴容,增加黃金等抗通脹資產配置,引入權益資產及跨市場套利策略。投資者參與黃金理財需明確長期配置目標,控制合理比例;關注衍生品條款及流動性風險;優先選擇透明運作的產品,通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編輯:馮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