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大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近日,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在廣東珠海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沈陽市大東區教育局應邀參會,并在多個重要論壇和展區中精彩亮相,系統展示了大東區在科學教育、智慧校園、綜合素質評價等領域的創新成果,贏得全國教育同仁的廣泛關注與贊譽。

綜評改革獲殊榮 數字賦能綻光彩

在由北京師范大學主辦的第四屆“全國教育局長論壇”上,大東區教育局憑借“以數字技術賦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實踐成果,從全國800余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榮獲“2025地方教育改革創新案例”。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韓冬雪受邀登臺,從改革基礎、實踐路徑、階段成效及未來規劃四方面,系統介紹了大東區構建覆蓋“德智體美勞”、貫通小初高全學段的數字化評價體系。該體系依托區域智慧教育云平臺,實現學生成長數據動態采集、個性化成長檔案生成與多層級分析,推動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優化與教學方式轉型。區域集團化辦學創新案例與綜評改革經驗入選教育部典型案例匯編,多項課題獲評國家級創新優秀課題。

活動現場(大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科學教育傳經驗 體系構建樹樣本

教博會期間,大東區教育局以《基于“一核兩翼四線”的區域科學教育體系構建》為主題設置專題展區,通過圖文展板與專題工作坊相結合的形式,全面呈現區域科學教育的體系化建設路徑,系統闡釋科學教育的區域推進策略與實踐成效。在科學教育工作坊中,區教育局及相關學校負責同志分別圍繞科學教育體系構建、“科學+”生態課程、全景科學育人場景等主題進行分享,展現了大東區在激發學生科學興趣、提升科學素養方面的扎實探索。作為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大東區在教博會同期舉辦的首屆“中小學科學教育大會”上再放異彩。圍繞“一核兩翼四線”體系,分享區域在實驗教學重塑、師資隊伍重構、課程體系重建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展現科學教育從“聽講”走向“探真”的課堂變革,為全國科學教育體系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大東經驗”。

活動現場(大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智慧教育亮路徑 數智引擎促蝶變

大東區教育局圍繞“以智慧教育實踐推動區域數字化轉型”設置獨立展板,系統呈現智慧教育環境建設、教學模式創新、數據驅動評價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在“數智引擎驅動教育蝶變”專題工作坊中,區教育局與學校代表分別就智慧課堂、精準教學、個性化學習等校本實踐進行交流,展現區域以數字化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步伐。

立足新程再出發 深耕教育譜新篇

本次教博之旅,既是大東教育面向全國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匯聚智慧、激發創新的交流盛會。下一步,大東區教育局將繼續堅持以科學教育為關鍵支點,以數字技術為重要引擎,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拓寬實踐路徑、強化示范引領,為構建高質量區域教育體系注入強勁動能,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更多“大東智慧”與“基層力量”。(來源:大東區委宣傳部)

編輯:李子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