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9月27日消息(記者劉博倫)2025年第八屆齊魯金融理財師大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這場吸引了超過8000人報名的行業盛會,正成為濟南市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的重要助推器。近日,濟南市委金融工委專職副書記,市委金融辦(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委金融工委新聞發言人賈洪斐接受專訪,深入闡釋了大賽對濟南金融業發展,特別是對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深遠意義。
專業賽事賦能金融高質量發展
“齊魯金融理財師大賽是濟南市金融行業的一次專業盛會,為金融機構及從業人員提供了分享經驗、切磋技藝的交流平臺。”賈洪斐表示,本次大賽規模創歷屆新高,覆蓋銀行、保險、證券、基金及高校等多個領域,專門設立的“高校學生賽道”更是為金融專業學生提供了學以致用的實踐機會。
賈洪斐認為,大賽的成功舉辦向外界展示了濟南市致力于集聚金融人才、構建良好金融生態的決心和實力。“這不僅是行業競技的舞臺,更是推動濟南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六專四價”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題
作為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濟南在破解科創企業“四高一輕”(高技術、高成長、高風險、高收益和輕資產)與傳統金融服務不匹配問題上探索出了一條特色路徑。
賈洪斐詳細介紹道,濟南創新構建的“六專四價”工作體系,從服務供給端和價值評估端雙向發力,有效紓解科創企業融資困境。“其中最具濟南特色、成效最顯著的是‘科研貸’和‘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這兩項工作被中國人民銀行評為‘科創金融改革優秀實踐案例’并在全國推廣。”
據了解,濟南依托全市統一的融資服務平臺——“泉融通”,已匯集120家金融機構、上架416款金融產品,撮合放款超420億元。這一平臺通過歸集、重構科創企業政務數據,研發公共數據專項增信產品,有效解決了科創企業評估難題。
多元創新打造良性循環生態
試驗區的核心目標是打造“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生態。賈洪斐表示,除了信貸支持,濟南還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創新探索。
“我們積極推動銀行機構以‘投行’思維挖掘企業價值,探索‘遠期共贏利率’機制、投貸聯動等創新模式。”賈洪斐說,同時濟南還構建了“貸、投、保、擔”四位一體的人才金融服務品牌,強化科創金融綜合融資服務平臺建設,并從強化上市孵化服務、擴大債券融資供給、培育股權投資生態等多方面協同發力。
以大賽為契機培育“新金融人”
談及本屆理財師大賽對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推動作用,賈洪斐認為這將是一次針對金融人才隊伍的“精準升級”和服務科創能力的“實戰演練”。
“我們希望通過大賽選拔和培養一批既手握金融工具、又懂科技語言的‘新金融人’。”賈洪斐表示,這些人才將深入一線,精準地將試驗區的政策紅利和機構的創新產品,轉化為科創企業看得懂、用得上、真有效的解決方案,切實打通“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最后一公里”。
隨著大賽的持續推進,濟南正以金融人才建設為支點,撬動科創金融改革的新動能,為全國科創金融改革探索更多“濟南經驗”。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