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11月23日消息(記者劉博倫)11月21日,濟南市長清區校地人才創新發展工作機制第一次全體會議在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召開,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陽出席會議并講話。會上,印發了《長清區校地人才創新發展工作機制實施方案》,長清區人民政府、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等單位代表簽訂山東生物制造研發總部集群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陳陽表示,建立校地人才創新發展工作機制,是破解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的機制障礙,推動校產城融合、產學研對接的重要抓手。下一步,要依托校地合作新機制,落實辦好人才共引共育、科研成果轉化等具體事項,與各高校形成良性互動、同頻共振的工作格局。要拓寬引智渠道,在共建共享上持續發力,持續提升大學城人才集聚的能級和影響力。要深化“四鏈融合”,在產學研合作上持續發力,校地雙方要依托學科優勢,開展技術攻關;發揮創新優勢,促進成果轉化;強化協同優勢,做實資源支撐,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要注重“拴心留人”,在優化生態上持續發力,構建更加完善的政策體系,打造更加優質的服務體系,營造更加開放的人才生態,推動長清成為創新策源高地與類海外人才集聚區。

長清區委書記肖輝介紹了長清區人才工作開展情況,并就校地人才創新發展工作機制進行深入解讀。近年來,長清區加強校地聯動,打造“職引未來逐夢長清”人才招引品牌,三年來新增青年人才數量連年增長,60余項優質產業項目落地長清。下一步,長清區將不斷建強創新創業平臺體系,拓展產教協同應用場景,推動產業能級持續提升,優化人才發展服務生態,加快建設功能完善、生態宜居、青年友好的現代化新城。讓校產城融合發展的紅利,潤澤每一方校園、成就每一位英才。

編輯:李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