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莊區是臨沂民營工業的發源地,曾長期依賴熱軋、冷軋卷板等初級產品,面臨附加值低、能耗高的發展瓶頸。近年來,羅莊區以全產業鏈思維重構產業格局,依托盛陽集團180萬噸熱軋、宏旺集團120萬噸冷軋的全國領先產能,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集群化邁進。
這是一條產業鏈的“自我革命”,也是一座老工業區向“新”而行的轉型答卷。
羅莊區委區政府組織專班深入企業、走訪市場,精準繪制出產業鏈“三圖六表”,摸清了家底,全力打通開平分條、表面處理等關鍵環節,明確了向下游精深加工延伸的主攻方向。
為此,羅莊區將高端不銹鋼產業列為“首位產業、一號工程”,成立由區委書記任鏈長的工作專班,系統構建“熱軋—冷軋—開平分條及表面處理—精深加工—交易市場”全產業鏈體系。
項目為王,鏈上開花。
目前,一批重點項目加速聚集。全區不銹鋼產業在建、擬建和在談項目總投資額達百億元,覆蓋鈦合金、高端廚具、智能家居等多個高價值領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東盛陽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6.2億元建設的高性能合金材料制造項目。這里誕生了全國首條為鈦板冷軋量身定制的生產線。
走進車間,全球最先進的二十輥冷軋機正以每分鐘800米的速度高速運轉,將銀亮的鈦卷軋制成僅0.3毫米厚的極薄板材。這條生產線實現了從開卷、軋制到脫脂、淬火的一體化集成,能滿足航空航天等領域對鈦材的極致要求。
“鈦合金冷軋卷單價是普通不銹鋼的10倍,每噸高達13萬元。”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達產后年產值可超50億元,不僅填補了國內高端鈦材產能空白,更將顯著提升中國鈦材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創新賦能,破壁前行。
產業升級,創新是核心驅動力。羅莊構建起“政產學研金服用”七位一體的創新體系,推動企業勇闖技術“無人區”。目前,產業鏈上企業已擁有省、市級研發平臺10個。盛陽金屬科技與山東建筑大學共建的“山東省先進金屬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其純鈦板產品已榮獲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
近五年,羅莊不銹鋼產業研發投入占比從1.8%大幅提升至3.5%,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3倍。持續的創新投入,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業競爭力。
面對土地、資金等要素制約,羅莊同樣以改革“破壁”。推出“招落一體”改革,創新“5同步”流程再造,將項目落地周期壓縮一半以上。同時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創新金融產品,有效破解了企業融資難題。
“兩園兩主”,塑造新生態。
著眼未來,羅莊堅持優勢互補、錯位發展,規劃建設了“兩園兩主”產業載體。南園以盛陽金屬材料產業園為核心,聚焦不銹鋼及鈦合金深加工,打造不銹鋼及鈦合金深加工集群;北園的美鑫不銹鋼產業園,則集聚了百余家拉鏈企業,形成輕量化業態的“四大中心”。通過空間鏈、產業鏈、創新鏈的“三鏈融合”,羅莊正系統重塑產業生態,目標是成為北方具有影響力的綠色低碳不銹鋼深加工及制品基地、北方不銹鋼門類齊全的交易中心、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轉移的大后方。
鋼,依舊是那種鋼,但經過延鏈、增鏈、強鏈的鍛造,被賦予了新的韌性與活力。在羅莊,一條綠色、智能、高端的鋼鐵新鏈條正在加速成型,書寫著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篇章。(來源:羅莊區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