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臨沂8月22日消息(記者李舜 實習記者魏欣桐 通訊員鄭樹平)“《生萬物》在央視開播后,我每天晚上都看。聽說這部劇是在這里拍的,特意帶著同學們來長長見識。”8月19日,日照莒縣第三實驗小學教師王文浩帶著16名學生走進山東沂南紅嫂家鄉旅游區。
600年前的古村、青磚灰瓦、電視劇里的寧家大院在眼前真實呈現,讓孩子們瞬間“入戲”。據景區副總經理兼營銷總監劉東介紹,今年夏天已有近4萬名學生從北京、上海、江蘇等地趕來,在光影與歷史交織的課堂里完成暑期的研學之旅。
熱播劇帶火研學游。電視劇《生萬物》《我們的河山》把鏡頭對準沂蒙老區,也將取景地——沂蒙紅色影視基地送上熱搜。景區順勢推出“跟著影視去研學”品牌,還原了劇中寧家、費家、封家大院等主要場景,免費向學生及游客開放。清晰的打卡路線和指示牌,引導著研學隊伍有序探索。為提升研學體驗感,景區在幾處主場景布置還原了劇中結婚、過年等喜慶場面,將氛圍感瞬間“拉滿”。學生們還能穿上劇中同款服裝,在拍攝地拍照留念,沉浸式感受古村魅力。“我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的老房子,非常適合拍影視劇。”臨沂蘭山三中高一學生宋效強不禁發出贊嘆。
電視劇《生萬物》拍攝現場(央廣網發 鄭樹平 攝)
景區的暖心舉措不止于此。針對今年考上大學的新生,景區推出免費研學政策,吸引眾多學子來此探索求知。若想“過把戲癮”,景區還提供免費場景和拍攝服務,支持學生和游客創作微短劇,把研學成果拍成作品帶回家。
為避免“走馬觀花”,景區把“展板講解+沉浸演出”嵌入研學課程,讓書本中的歷史“活”起來。學生們在打卡影視場景之余,還能在中國紅嫂革命紀念館聆聽紅嫂故事,觀看《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戰地醫院》等情景劇,在潛移默化中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
研學的學生觀看紅色沉浸式情景劇演出(央廣網發 鄭樹平 攝)
“這樣的經歷對孩子今后的成長太有意義了。”宋效強的父親宋元輝感慨道。從追劇到追景,從看戲到入戲,沂蒙山里的這座古村,用一部部影視劇把紅色故事講出新意,讓紅色研學真正成為“行走的課堂”。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