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22日消息(記者林馥榆)如今,通過AI定制專屬行程、使用AIGC生成游記、與機器人互動對話,這些智慧文旅場景已在上海成為現實。11月20日,以“數智領航·生態共榮”為主題的2025數智文旅發展大會在上海舉辦。大會通過成果發布、主題分享、實景體驗等形式,集中呈現上海文旅數智化發展的階段性進展。
上海市文旅局局長鐘曉敏表示,上海文旅正在積極落實“模塑申城”發展布局,全力推動數智科技與文旅場景深度融合,加快塑造數字時代文旅新生態與新形態。

2025數智文旅發展大會(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語料、場景、產業協同發力 三條路徑全面推動數智文旅發展
《上海市推進文旅智能化發展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明確,上海將加快培育文旅新質生產力,計劃通過三年時間努力,產出5個以上高質量文旅開放語料庫,10個左右文旅垂類模型。20個左右文旅人工智能先鋒產品,30個左右文旅人工智能示范場景。全市文旅場所將深度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建成世界級文旅人工智能研發應用生態,提升游客智能服務滿意度和數字化消費轉化率。
鐘曉敏表示,上海正按照語料、場景、產業三條路徑全面推動文旅人工智能發展。在語料建設方面,上海圖書館、上海博物館、上海美術館等文化場館持續開展文物、古籍、書畫等藏品數字化采集,庫帕思等語料企業與文旅機構合作啟動文旅語料庫建設。全領域場景發展是另一大重點。上海將發揮消費市場規模和數字基礎設施優勢,強化文旅場景供給,推出一批新場景新模式。在產業培育方面,上海強化數智文旅政策供給,加快文化旅游企業數智化轉型。
“上海將建立多方參與的數據使用、收益分配、協同治理機制,推動文旅行業成為人工智能“算力、算法、語料”三要素中重要的語料資源供給方。”鐘曉敏說。
此外,“滬小游”生態共建也在大會上正式啟動。作為上海城市生活智能體,“滬小游”已實現全市文旅資源全覆蓋,并包含AI定制專屬行程、文旅資源推薦、AIGC游記生成等功能。截至目前,“滬小游”城市生活智能體總訪問量已突破1000萬人次,為來滬游客提供智能便捷的文旅公共服務。
據介紹,上海市文旅局積極推動與各委辦的跨部門數據融合,讓“滬小游”變得更“博學”與更“懂”用戶需求。未來,“滬小游”將進一步升級服務體系,覆蓋“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智慧文旅需求。

2025數智文旅發展大會展區,與會者體驗VR文旅產品(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數字文娛新空間揭牌 打通“產學研用”協同鏈條
大會上,上海市數字文娛新空間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揭牌,同時發布了數字文娛新空間內容分發管理系統,為數字文娛資源普及提供技術支撐。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胡薇薇表示,中心將聚焦數字文娛新空間技術研發與場景轉化,打通“產學研用”協同鏈條。
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長聘教授、院長張偉民在題為《人工智能催生文旅新業態的路徑與生態構建》的主旨演講中表示,在“文化+科技”融合戰略引領下,文創學院堅持“國際化、學科交叉、產業導向”育人理念。“學院將持續依托該中心作為協同創新平臺,攜手政府、行業與學界伙伴,共同構建‘技術研發—場景示范—產業賦能’一體化的數智文旅生態。”
為整合產業生態資源,上海高科技文化和旅游裝備協會數智文旅專委會在大會同期成立。專委會將整合數智文旅產業生態上下游資源,搭建技術交流與項目對接平臺。
2024年,上海出臺高新視聽政策扶持沉浸式內容制作,文旅市場涌現出《數字一大》《再見青花》《飛行看上海》等超百個數字文娛新空間,引領文旅沉浸式體驗發展潮流。對此,大會還對《行走的天文館》《尋找周同學之時空奇遇》《敦煌路上看敦煌》等具有示范作用的2025年度數字文娛新空間創新應用場景進行發布并授牌。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