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24日消息(記者沈梅)近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實干繪答卷接力新藍圖”系列發布會聚焦松江區,區委書記王華杰攜相關部門負責人亮相,披露“十四五”期間區域發展成果。五年來,松江牢牢錨定“四個區”功能定位,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200億元,以產業升級筑牢根基、以創新突圍激活動能、以民生提質溫暖人心,繪就出“科創、人文、生態”交融的現代化新城圖景。

產業集群提勢新質動能破局

數據顯示,松江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已達1758家,連續多年位居全市首位,屬地規上工業產值、進出口總額均位列全市第二,83家外資研發中心扎根于此,占全市總數的1/10,產業基礎實力持續穩固。

在“2+4”產業體系引領下,松江的產業集群效應不斷凸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高端裝備兩大千億級產業持續領跑,前者涵蓋智能終端、智算服務、衛星互聯網等領域,后者以新能源電力裝備、儀器儀表為核心;先進材料、生命健康、時尚消費品、文旅影視四大百億級特色產業也同步跟進,形成多元支撐的產業格局。騰訊、儀電等高等級算力基礎設施加速落地,讓松江占據全市約50%的算力規模,“人工智能+”正為生產性服務業注入強勁“AI動能”。松江區經委主任李磊表示,圍繞衛星互聯網、新能源設施、儀器儀表、6G等市區協同賽道,松江正積極規劃、有序推進建設一批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產業集聚區。

6G信通智谷未來產業園園景 (央廣網記者 沈梅攝)

作為上海6G未來產業的核心承載區,松江泗涇的6G信通智谷未來產業園已完成12.3萬平方米空間建設,移遠通信、垣信衛星等30余家產業鏈關鍵企業相繼入駐,重點聚焦“6G+衛星+AI”融合賽道。“我們正在建設的6G概念驗證與測試服務平臺,能打通從核心器件到應用場景的全鏈條驗證通道,為企業創新保駕護航。”園區運營負責人介紹,松江還專門設立1億元“6G信通智谷雛鷹培育計劃”專項資金、3億元規模6G產業孵化基金,并聯動超2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池,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資本支持。

上海松江企業聯泰科技的3D打印車間 (央廣網記者 沈梅攝)

創新生態聚能成果轉化提速

過去五年,G60科創走廊的深化發展讓松江成為長三角創新協同的核心樞紐。ESG發展聯盟、低空經濟協同創新聯盟等平臺相繼落地,科技成果拍賣會累計成交額突破500億元,體細胞克隆猴、新型航空發動機等一批重大自主科創成果不斷涌現。“九城市創新協同機制,讓技術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實現‘零時差’。”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跨區域協作模式,正加速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松江大學城的創新潛能也被充分激活。作為全市規模最大的大學城,這里聚集8所高校、12萬余名師生,是區域創新的“智力源泉”。目前,市級層面已建立松江大學城優化提升工作機制,統籌科創、資金、土地等資源建設科創源,推出19個功能性平臺、超百萬方科創載體及2萬余套人才公寓。“我們通過校企雙向發榜、常態化舉辦科創訓練營,就是要打通‘從1到10’的創新轉化鏈,讓高校智慧真正服務產業發展。”大學城相關負責人表示。

創新要素的加速集聚,讓松江的創新活力持續迸發。全社會R&D經費投入強度達6.39%,其中89.5%的研發投入來自市場主體,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愈發凸顯;30億元規模的產業投資基金成功撬動超400億元社會資本,培育15家企業實現上市;113家院士(專家)工作站、551名院士專家扎根松江,97名區領軍人才、384名青年創新創業英才成長起來,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人才梯隊。

新城品質升級民生福祉加碼

松江區新城辦主任潘宏凱介紹,2024年松江新城實有人口達84.61萬人,占全區總人口比重的41%,兩項數據均在上海五個新城中位居首位,同時人口年輕化程度、高學歷人才占比也領先全市,新城吸引力持續增強。為了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松江推出大學生成長激勵、人才安居保障、薪酬扶持等多維度政策組合拳,累計引進緊缺急需人才2萬余名,1020人成功入選市級以上人才計劃。

交通樞紐建設同步提速,為新城發展打通“動脈”。9臺23線的松江樞紐已與滬蘇湖高鐵同步運營,1-2小時內可通達80%的長三角城市,讓松江成為面向長三角的重要節點;滬昆鐵路老線綜合利用工作有序推進,人民路、谷陽路地下貫通工程預計年內啟動;滬松公路快速化北段將于年底開工,軌道交通12號線西延伸加快建設,未來將進一步拉近松江與中心城區的時空距離。

民生保障的持續加碼,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市民。“十四五”期間,松江民生財政投入增長22%,新建、擴建學校51所,上外云間中學、華師大二附中、上師大附中松江分校3所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相繼引入,教育資源不斷優化;岳陽醫院松江院區開工建設,養志康復醫院成為上海市唯一一所三級康復醫院,松江區中心醫院正式掛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松江醫院,醫療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5.55歲,社會養老保障覆蓋率達99.64%,民生福祉的底色愈發濃厚。

城鄉融合出彩人文生態添韻

在鄉村振興領域,松江表現亮眼,成功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鄉村振興綜合考核連續5年位居全市第一,糧食畝產連續6年領跑全市,生豬產能持續位居全市前列。自主選育的“松早香1號”等品種推動種業振興,葉榭鎮獲評國家級“五好兩宜”和美鄉村試點,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滬派江南”天馬山單元特色村落風貌保護試點有序推進,浦南浦北協同發展格局持續優化,讓鄉村成為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文旅融合發展讓松江的人文魅力不斷彰顯。上海歡樂谷旗艦店加快建設,辰山植物園推進國家5A級景區創建及國家植物園聯建,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改造升級;方塔園、醉白池盡顯江南園林韻味,云間劇院成為文化新地標,云間糧倉變身“家門口的好去處”,浦江之首成為領略黃浦江源頭風光的熱門打卡地。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松江青島啤酒節等活動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游上海松江、尋上海之根”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生態保護方面,松江的綠色底色持續深化。全區森林覆蓋率達19.28%,位居全市第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實現100%,五龍湖獲評國家水利風景區,上海天馬固體廢物處置工程建成并投入運營,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環境,讓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面向“十五五”,松江區將繼續錨定“四個區”戰略定位,在轉型發展攻堅戰中勇毅前行,以更高質量的發展為上海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更多松江力量。

編輯:何智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