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陽光灑在方山縣圪洞鎮高家莊村的田野上,一株株玉米挺拔健壯,葉片在微風中舒展,透著勃勃生機。這片由方山郵政打造的農郵復合肥料試驗田,從春到夏,不僅見證著作物的生長蛻變,更書寫著郵政服務“三農”的生動故事。
“以前選肥料就像摸盲盒,貴的不一定好,便宜的怕減產。”農戶王子俊曾對選肥用肥犯愁。2025年4月,方山郵政的到來為他解開了心結——郵政選定他的土地建設試驗田,要以實際效果為農戶篩選優質肥料。彼時剛翻整過的土地還帶著泥土的清香,郵政總經理王茂林帶領團隊與王子俊一起,將農郵復合肥料小心翼翼播撒進田間。翻土、撒肥、整平,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期待。“這不僅是肥料,更是我們服務農業的‘希望種子’。”郵政工作人員擦著額頭的汗說。從那天起,這片試驗田成了方山郵政人心中的牽掛,也成了農戶眼中的“科技田”。
方山郵政團隊走進田間(方山郵政供圖)
時光悄然流轉,6月的試驗田迎來首次“體檢”。玉米幼苗剛探出腦袋,方山郵政團隊就帶著記錄本走進田間,蹲在苗旁測量株高、觀察葉片色澤,連土壤濕度都不放過。“苗情不錯,根系比普通田塊更發達!”王子俊看著記錄冊上的數據,眼里泛起笑意。郵政人員將數據仔細歸檔,為后續農技指導積累第一手資料,也讓他對科學種田多了份底氣。一個月后的7月下旬,試驗田已換了模樣。玉米進入拔節抽穗期,施用農郵復合肥的植株比相鄰普通肥料田塊高出近20厘米,莖稈粗壯有力,葉片濃綠厚實。“你看這對比多明顯!”郵政團隊回訪時,王子俊忍不住拉著大家往田里走。從幼苗管護到拔節期追肥,郵政人定期上門,根據作物生長周期調整服務細節,用“全程陪伴”讓農戶實實在在看到了郵政農資的價值。
在方山郵政的規劃里,試驗田從來不只是“肥料試驗場”。“我們要通過看得見的效果,讓農戶信得過郵政,更讓郵政服務延伸到田間地頭的每個角落。”王茂林的話道出了試驗田的深層意義。如今,試驗田的玉米還在生長,郵政與農戶的“信任橋梁”已悄然搭建。依托試驗田積累的農技數據,郵政不僅為農戶提供精準選肥建議,還延伸出金融貸款、物流配送等服務,構建起“農資+金融”的鄉村服務生態。王子俊最近就通過郵政的“農資貸”輕松備齊了秋收農具,“現在買農資、存錢、寄東西,找郵政一站式搞定,真是咱農民的貼心伙伴!”
夕陽西下,試驗田的玉米在余暉中更顯挺拔。這片田野里,生長的不僅是沉甸甸的玉米穗,更是郵政服務“三農”的初心擔當。從春耕播撒到夏日管護,方山郵政用試驗田的每一寸變化,詮釋著“郵政賦能農業”的深刻內涵。未來,這些扎根田野的實踐將播撒向更多鄉村,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郵政力量。(肖繼旺)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