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鏈條鍛造煤機領域口碑名片
——華越機械公司深耕品牌建設紀實
“老宋,你這道焊縫參數超了2毫米。”8月6日上午9時,在晉能控股華越機械公司的支架制造廠,電焊工宋海圈剛焊完頂梁,質檢員王山崗就拿著專用檢具開始“挑刺”了。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這正是該公司“四級檢驗”機制的日常寫照。從操作工自檢、下道工序互檢到專職檢驗員“雞蛋里挑骨頭”,再到關鍵工序重點監控,如同給產品質量上了4道“保險鎖”。
品牌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穿越市場周期的核心競爭力。在華越機械公司,全體職工以服務煤礦生產為己任,通過全鏈條質量管理、持續創新、價值創造,將品牌建設融入產品生產全過程,讓每一臺出廠的設備都具有“兩萬小時無故障”的底氣,把“華越”二字鍛造成響當當的品牌名片。
把質量管理刻在骨子里
2019年,華越機械公司提出“出廠產品運行一萬小時無故障”目標,2023年,他們又給自己加壓,將目標提升至“兩萬小時無故障”。為保證這一質量目標,公司構建了全鏈條、立體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在生產環節,華越機械公司全面推行“三按三檢”制度,從下料、加工到裝配,每道工序都“照著標準答案做”,職工們早已把“按圖紙生產、按工藝操作、按標準辦事”刻在骨子里。
數字化技術的深度應用,讓質量管理如虎添翼。“CAXAMES智能制造”系統在公司液壓支架、立柱千斤、圓環鏈、刮板機等制造環節全面應用,實現了生產過程全透明可追溯。而電焊機云平臺堪稱“質量衛士”,實時監測焊接電流與電壓,一旦參數不符標準立即自動停機,從源頭杜絕了焊縫質量隱患。
這種較真換來的是實打實的認可:掩護式放頂煤液壓支架成為首批“山西精品”中唯一的煤機產品,多型號液壓支架通過A類安標資質認證。“兩萬小時無故障”的承諾,已成為“華越”品牌堅實的注腳。
大創新亮眼,小改進驚艷
在煤機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是品牌保持活力的核心密碼。華越機械公司深諳此道,將創新驅動作為品牌建設的“引擎”,通過持續的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不斷提升“華越”品牌的含金量。
公司形成了以煤機裝備研究院為依托,華越機械公司和奧倫膠帶公司2家省級技術中心,廣瑞達公司和華茂公司2家高新技術企業,華益公司、華茂公司、華越創力公司、華越八達公司4家市級技術中心為支撐,以液壓支架、皮帶機、采煤機、掘進機、刮板機“四機一架”設計和選型配套,以及智能改造技術、數字物聯技術等為內涵的技術研發創新體系。
針對薄煤層開采難題,團隊自主研發的省級重大技術專項“薄煤層智能化綜采成套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裝備在登茂通公司試驗期間,當班人數由16人減少至5人,日推進能力10刀以上,實現了薄煤層智能化開采。
現在,公司的“四機一架”成套裝備,從液壓支架到刮板機全部實現自主研發制造。運用先進的一體化鍛造技術,刮板機耐磨性提高30%左右,出煤量提升30%至50%;成功完成電纜連接器自制技術改造和批量生產,實現了外購替代。一大批技術研發項目落實落地,產業優化升級加速推進。
大創新成績亮眼,小改進也同樣驚艷。在華越機械公司,有個“不具合”創新項目平臺——上面收集了員工提的“金點子”。去年,華越華益公司機加工工段工段長蘆富春巧用閑置設備開展浮動鏜頭改造,解決了缸筒內壁加工難題,加工效率翻了4倍。像這樣的“草根創新”建議,2024年就收集了213條。
“產品+服務”增強客戶黏性
“液壓支架設計精巧,管路布置整齊、美觀,電液控操作安全可靠,挺好、挺好!”四川和邦集團犍為壽保煤業機電礦長范才富俯身貼近液壓支架,手指沿著管線劃動,高興地說道。這是5月29日,四川和邦集團一行跨越1500余公里,前來華越機械公司進行樣架驗收時的場景。
2022年,華越機械公司初次與四川和邦集團合作,為其量身定制了薄煤層成套綜采設備,高品質的設備和貼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務,贏得了礦方的好評。
今年對方新開工作面,華越機械公司積極對接,經過多輪激烈競價后,再次成功中標,獲得了86架ZY3200液壓支架和1臺刮板運輸機的訂單,總價超千萬元。
“三個常規節點、五個非常規節點”是公司“節點化”服務的常態要求。“市內2小時,省內8小時,省外24小時”,是公司對用戶臨時服務需求的承諾。這種“產品+服務”的價值模式,不僅增強了客戶黏性,更推動了“華越”品牌的維度拓展。2024年10月,華越機械公司榮獲中國機電裝備維修與改造技術協會礦用設備分會“優質服務示范單位”稱號。
從車間里的毫厘必較,到研發中的頭腦風暴,再到礦井下的貼心服務,華越機械公司把品牌建設寫成了一個個具體的故事。未來,他們將依托“A類支架”的硬核實力、“山西精品”的品質背書,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優勢,讓“華越”品牌更加熠熠生輝。(記者 王志鴻 張曉茹)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