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昆玉市,由山西農業大學谷子團隊選育的谷子品種“晉雜金苗158號”,在100多畝沙質土地上喜獲豐收。這片曾經的沙漠,如今呈現出金燦燦的豐收景象。昆玉市的沙子地里,金黃的谷穗飽滿低垂,收割機正有序作業。這里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土地沙化嚴重,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在這樣的條件下,實測數據顯示,谷子畝產達到380公斤。
這片豐收的背后是山西農業大學科研團隊歷時五年的聯合攻關。團隊從數萬份種質資源中篩選出攜帶優質、抗旱基因的種質資源,運用常規雜交與全基因組選擇分子育種等技術,最終成功培育出這個抗旱耐瘠薄的突破性品種。
據了解,“晉雜金苗158號”不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沙漠地區表現優異,在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省等地的畝產均在380公斤以上,展現出強大的適應性。這批谷子的豐收,為我國開發利用邊際土地、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撐。(來源:太谷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